山东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目录山东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纲要-、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二) 休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三) 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7(-)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7(三) 总体思路 8(四) 发展目标 8三、 空间布局 9(-)区域布局 9(二) 沿海地区布局 10(三) 鲁中地区布局 12(四) 鲁南地区布局 12四、 休闲渔业发展模式 12(一) 垂钓娱乐性 13(二) 涉渔生产生活体验型 13(三) 湿地渔业生态观光型 14(四) 综合配套休闲型 14(五) 游艇海岛(湖泊)观光游钓型 14(六) 水产科普观光型 14(七) 水族产业观赏性 14(八) 渔文化博览休闲型 15(九) 城市水系环保净水观光型 15五、保障措施 15(一) 加强组织领导 15(二) 提高思想认识 15(三) 建立健全机制 16(四) 完善法规休系 16(五) 强化科技支撐 17(六) 力F1大政策投入 18(七) 注重安全保障 18休闲渔业是指利用海洋与渔业自然环境、渔业资源、传统和现代渔具渔法、渔业设施和场地、渔民劳动、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要索,与旅游观光、娱乐体验、科普教育、博览等休闲活动有机结合起來,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营规律,综合规划设计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产业。休闲渔业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渔业同业(钓、养、采、捕、渔货交易、观赏、品尝等)与异业(交通、旅游、食宿购物、餐饮、娱乐、科普教育等)相结合的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是实施渔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把休闲渔业培育成山东海洋与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确保全省休闲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山东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本规划范围以全省行政管辖区内的水域(包括海湾、沿海岛屿与滨海地带,湖泊、水库、河流以及养殖池塘等)进行整体规划。规划年限为2011年一2020年,近期为2011年一2015年,中远期为2016年一2020年。一、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山东休闲渔业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大都是在渔业养殖的基础上,兼营垂钓、观光(赏)、餐饮等行业,包括“垂钓休闲”、“海(水)上人家”、“渔家乐”、“赶海活动”等多种形式。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和普遍提高及城镇居民休闲时间增多推动了户外运动的兴起,“休闲渔业”成为时尚。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健康引导和帮助下,相当一部分转产转业渔民分流转向休闲渔业,使得休闲渔业产业蓬勃发展。为了促进和引导休闲渔业的发展,自2005年,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旅游局联合制定印发了《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评定办法》,开展了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认证工作,全省已评定“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10处,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休闲渔业发展。目前全省共有休闲渔业点达6000多处(其中海水2000余处,淡水4000余处),水面面积60多万亩,年接游客近2000万人,从业人员达10万人,创造增加值达40亿元。实践证明,发展休闲渔业对拓展渔业功能,促进转产转业渔民再就业,增加渔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青岛崂山区的会场渔村,休闲渔业年实现利税5000余万元;威海西霞口滨海公园不仅妥善安排本村500多人就工,还安排外来就业人员达2000多人,休闲旅游年收入突破4亿元;西港小石岛休闲娱乐场仅举办6次国际国内的钓鱼比赛,收入就达到2500万元;烟台长岛的“渔家乐”,从业休闲的10几艘渔船,年收入均在150万以上;潍坊寿光的“林海生态博览园”,年经济收入1500多万元;德州德城区的金荷园仅垂钓一项,年均收入就达100多万元。在资金投入上,“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共投入人民币10多亿元,年平均投入8000余万元,休闲渔业已成为全省渔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休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宜人的自然条件:山东是渔业大省,全省海、淡水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345千米,沿岸分布着300余个岛屿,70多处优良港湾,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资源400多种,内陆湖泊、水库、湾塘、沿黄湿地等宜渔水域近千亩,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全省休闲渔业的合作交流。山东位于全国最东部,与韩国、朝鲜、日本一衣带水的地理区位优势为休闲渔业发展带来广泛的客源。省内外、海内外的同胞、侨胞、朋友既是享受休闲渔业服务的客人,同时也为山东休闲渔业发展与外界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机会。——具有多采的旅游资源:山东东部沿海的地质结构和构造形成绚丽多姿的山色水景,众多造型迥异的岛屿和礁石位于城市海湾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突出。内陆有闻名遐迩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名胜古迹、人文旅游
山东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