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导师制管理办法导师制管理办法(试行)一、目的1、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融入新环境,加强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感知和认同;2、准确把握和衡量评估新员工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及思想动态,确认与岗位的匹配度;3、增强核心骨干作为导师的荣誉感,提高导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公司管理干部队伍培养储备人才。4、配合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开发、留住人才,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二、导师制对公司所有新入职员工,公司将指定导师对其进行辅导。辅导周期根据岗位不同可约定为1~6个月不等(一般从事管理、业务技术以及市场类岗位工作的人员辅导期为3个月,其它岗位人员辅导期为2个月)。导师辅导制适用于所有进入超凡的新员工。1)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领会公司企业文化的真谛,认同并融入公司企业文化;2)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业务运营流程,并严格遵守执行;3)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沟通,向其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和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4)积极参加新员工培训,认真学习培训资料,并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考试;5)辅导期每满一个月,新员工需向导师及直接领导提交《新员工月度工作总结》,接受导师的考核评估;6)在每月的新员工表彰会上对本月的工作完成及成效情况、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答辩;7)积极完成导师安排的具有挑战性的新的工作目标及任务;1)以身作则,对新员工进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引导,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2)为新员工解答疑难,对新员工进行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帮助其提高工作能力3)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4)推动新员工导师制的运作,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1)制订《新员工辅导计划》及工作安排;2)掌握新员工工作及学习情况;3)对新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工作业绩负责;4)对新员工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岗位要求的评估负责;5)对新员工的相关审批责任负责;1)辅导期内,有权参与对新员工的月度评估;2)辅导期满后,有权参与决定新员工的聘用。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有资格担任导师: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自觉体现在日常工作中;2)精通岗位业务,有丰富的业务经验;3)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工作有激情;4)为人正直、公正,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5)有能力为新员工制定合理的培养学习计划,安排相应的工作内容,并对新员工进行指导、帮助、督促、检查;6)导师能够是部门负责人,也能够是骨干员工,曾经获得优秀员工、优秀经理人和优秀新员工等各类评优奖项的人员优先考虑。人力资源及行政部是公司导师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1)负责根据导师任职条件审核并确定新员工导师人选,建立公司导师库,并及时更新,参见《超凡导师库》;2)督促导师、新员工及直接主管开会,落实辅导计划的实施;辅导期内,人力资源及行政部一般每月组织一次访谈会(也可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新员工的培养情况;3)负责制定和不断完善新员工导师制度,抽查各部门导师的工作情况,推动新员工导师制度的不断深化;4)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按规定时间完成辅导文档,并负责文档的存档工作;5)负责在新员工辅导期结束后组织对新员工以及导师的考核评定;6)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组织对新员工导师的培训,并推选一些优秀的新员工导师参加讨论、介绍经验;各用人部门参与导师制度的实施工作,并负责:1)根据任职条件推荐导师人选,参加《入职导师资格评估表》;2)把推行导师制度当作激励骨干员工、提高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员工担任导师期间,为其合理分配工作,并将其辅导新员工的情况纳入月度考核;3)部门经理负责对部门导师统一管理,部门经理应给予导师必要的资源支持,并对入职导师的辅导质量进行评价;4)各部门经理为入职导师的最后责任人,对新员工在试用期的表现负直接责任,对于没有按照公司规定,不为新员工指派入职导师,不对入职导师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受理经查属实后通报批评;5)部门经理将新员工入职后分配的导师名单需报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备案,由人力资源及行政部跟踪、监督,并有权对不符合以上资格要求的人选提出更换;.导师制实施1)导师分配原则新员工进入公司报到后,所在部门经理应为其分配入职导师。分配原则:每一名导师辅导不超过4名新员工,参见《导师分配表》。2)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对导师任职资格进行确认,通过培训使导师掌握新员工导师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工作方法。3)新员工入司后进入试用期岗位辅导期,由公司指定导师对其进行其辅导工作,导师以及新员工分别履行相应职责。4)新员工进入部门一周内,导师应在与新员工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根据岗位要求为新员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在部门认可的情况下提交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备案。培养计
员工导师制管理办法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