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年金制度日本企业年金制度1杨长汉日本的退休养老制度,基本上由三大支柱构成:一是公共年金制度,二是企业年金制度,三是个人储蓄养老年金制度。日本企业年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以前的日本企业年金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民营企业普遍实行了“一次性退休金”制度,大约90%民营企业雇员在退休时可得到一次性支付的一笔养老金。这个计划有两大特点:一是非基金制的,不是基于缴费形成的;二是该计划的支付方式是一次性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制度逐渐演化为企业年金,即企业把一笔钱交给生命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待雇员退休时,按年金方式支付。目前参加厚生年金保险2的民营企业有60%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日本的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有三种:厚生年金基金、税收适格年金、非适格年金。(1)厚生年金基金一般由大企业发起建立,其雇员人数往往在500名以上,它可以由单个企业、多个企业联合发起;(2)而税收适格年金计划多为中小企业采用,其资金运用往往由信托银行或保险公司来进行;(3)非适格年金也称之为社内年金,年金的组织运用限于企业内部。第二阶段、1985年-2001年的日本企业年金制度。这个阶段,日本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有三种类型:非基金制的退休收益计划(即“退职一次金计划”)、雇员养老金基金计划、税收适格年金计划。(1)90%的日本雇员拥有“退职一次金计划”,即终止职业生涯时可以得到一次性补偿的收益,它与服务年限、收入水平联系在一起。计划经费来源于企业的运营收入。雇员离开雇主时,退休收益通常情况下是一次性支付。在一家大企业供职的男性雇员在退休时,可以得到的平均收益大致是2500万日元,相当于208000美元,约等价于38个月的收益水平。从大企业中获得的“退休一次金计划”收益,其平均水平逐年增长(1974年为1300万日元,相当于10800美元),但是与每年的收益水平相比,它是下降的。在1974年和1996年间,(从88000日元到305000日元即由733美元到2542美元),而退休给付水平的提高还不到2倍。一个原因是用于确定退休支付的公式变化了,3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企业从一次性支付转向用年金方式支付。(2)厚生年金基金计划。厚生年金基金计划建立于1966年,目的是让企业提供与退休者收入相关的收益,确保雇员退休收益高于政府提供的收入相关年金,厚生年金基金计划主要由那些雇员人数超过500甚至雇员人数更多的雇主建立(单个企业至少要有500名雇员才能够建立厚生年金计划。联合企业拥有800名雇员也可以组织厚生年金基金计划。拥有3000名参与者的多少企业联合计划发起人可以建立厚生年金计划)。这个计划允许部分地通过向政府年金体制缴费来获行协议转让,换取其承诺提供价值厚生年金保险收益的130%。历史上,%—%的工资来资助协议转让的厚生年金保险的资本组成。(3)适格年金计划。适格年金计划在1962年首次建立,被许多中小企业,也有部分大企业所采用。企业必须有15名雇员才能建立该种计划。尽管从理论上讲,雇员是可以向计划缴费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适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
日本企业年金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