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珠实验的教训和启示一、戴明深人浅出地阐释红珠实验每场研讨会的学员在第二天下午一边忙着消化午餐,一边消化“新哲学”的同时,戴明总会进行一项他所称的“笨实验”;但他却表示,这项实验将永远令人难忘。他一一拿出实验器材。首先是一个里头装着许多豌豆般大小红白木珠的塑胶盒;其次,是一支上面有50个凹洞的把勺(每5个凹洞1排,共10排,凹洞大小与木珠相当);然后是另一个塑胶盒,大小恰好能够让一把勺在里头捞珠子。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实验在一片欢笑中开始了。尽管现场笑声不断,这场 木珠实验却深刻显示出一项事实:经理人为员工所设下的标准,常常超出他们所 能控制的范围。这项实验同时也显示出,如何用统计方法找出问题根源。会场前面成了生产线,戴明自己则扮演可怕的主管。他严肃地宣布:“我们 的工作是‘产出’白珠,因为顾客不收红珠子。”他从听众中挑选人员,加人生产线,并开玩笑地说:“女士优先。”他的求才启事如下:“本企业诚征操作员6名,需要高度热忱;检验员二名—因为本企业操作错误百出,冗员充斥;检验负责人一名—这是本企业惟一没做错的事—检验员独立执行计算,不需寻求共识。另征记录员一名,这是重要职务……须具备书写及计算能力。因为他要负责登记姓名,并记录产量。”(一)操作员各就各位有位男士走出来,到会场前面应征记录员。戴明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质问:“你会写字吗?会写数字吗?加法也懂吗?一好,请就位,我会把你放在薪水单上。”他以相同的方式,录用了两名检验员和一名检验负责人(他问的问题之一是:你会数数吗?你能够从1数到20吗?那好,去拿张纸吧)。接着他开始招募生产线操作员。“现在我们需要6名有工作热忱的操作员,学历不限,但必须有工作热忱。好,我现在看到有一个人举手,请到前面来。2个,3个,4个,5个,6个。好,都请到前面来。”工作人员就位后,戴明开始讲解任务。他模仿主管的权威口吻说:“记录员请准备上工。你随时可以开始登记检验员姓名。”接着对操作员说:"6名有工作热忱的操作员听着:你们不可以和检验员交谈。你们的位置就在这里(身体往右挪)。”又说:“记录员要有笔,我借给你一枝,不过要记得还回来。好,先写下自己的名字。检验员、检验负责人、6个热忱的操作员,请各就各位。”戴明逐一查对员工身份后说:“你们中间哪个人的素质能力是全体成员的平均?”他注视着其中一名操作员狄克说:“你是平均水平的那位吗?”狄克答道:“应该是。”戴明说:“好!站这里,那么另外5人都在水平之上(听众大笑)。就按这个顺序排列。平均水平的那个人,叫狄克是吧?好,帕特、包伯……不要太快,记录员没办法写太快。好,霍斯特……等一下,全乱了,擦掉重新写。”“顺序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平均水平的人排第一,接下来是帕特、包伯。别着急,别太快。再来是史帝夫、霍斯特、戴夫。”名字按照顺序记下来之后,戴明就开始发号施令了:“你们要先通过3天的试用期,这段时间将会照样付薪。我将扮演主管。但既然这里其他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到底该做些什么,我先亲自出马。我们的任务就是‘生产’白珠子。”(二)红珠白珠落满盘“这个地方是有规则的,在我说出之前,先告诉我,你们愿不愿意全力以赴?”操作员一致点头。戴明接着说:“程序是这样的,它们非常的明确,应该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改变。一定要完全按照程序,不准中途请假。就算你们可能被炒鱿鱼,也不能主动提出。大家都听清楚了吗?”戴明把两个盒子中较大的那个拿出来,里头混装着800颗红珠、3200百颗 白珠。他右手抓着大盒子说:“我们一共有两个容器,尺寸不同,一大一小。明白 吗?拿盒子时你们要抓住两个容器比较宽的一边,懂吗?你们要把珠子从大容器倒到小容器,从最靠近的角落倒进去,距离保持"5公分”。”他尤其强调“5公分”,引来了一阵笑声。他一边倒珠子,一边告诉大家:“我们的程序非常严格。”他先把珠子倒到小容器,又倒回大容器,让两种珠子混合十分均匀。"5公分!再倒过来。”他提高声音:“抓住两个容器宽的那一边,从最靠近的一角倒进去,这就是你们完成每天工作的方法。我们的一套工作程序是:每天取50颗,不多也不少。任务是‘生产’白珠子—我们的标准是50颗。红珠子、白珠子都要算,但请记住,顾客不接受红珠。”“你们把珠子倒进大容器之后,要拿起把勺,插入珠子堆里。把勺不要晃动,以免红珠子掉出来。如果红珠子掉在地上,就应该停止生产。”他停顿一下说:“你们准备开始努力地干活吧!”戴明继续作示范。他把把勺插进大容器里,让50个洞都装了珠子。虽然实际操作要比表面看起来困难,不过每位“操作员”最后都学会了。“把勺子向下推,推到底。拿出来,不要晃。”戴明在一边提醒。他问:“你们自认为已经了解了吗?”“操作员”一致肯定地点头。戴明开玩笑说:“我自己已经故意舀了一些红珠子,好让你们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他继续解释下一步:“带你的结果到一号检
红珠实验的教训和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