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想这应该是很多没到过内蒙的人对内蒙的所有印象吧。每次和同学谈到我的家乡,大家无一不是在畅想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我是多么的惬意,总讨论着有一天他们要和我一起去内蒙看内蒙的大草原。其实我想说的是,虽然我生活在内蒙,但是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并不是大家想的人们身着蒙古袍、足踏蒙古靴在街头巷角豪爽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时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汉子招摇而过,虽然它因为特殊的位置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但是它透露出来的更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完美结合。呼和浩特——蒙语,译为青色的城。据传公元1581年蒙古族土默特部的阿拉坦汗带领部众来到呼和浩特现在的这片地方,看到水草丰茂决定在此处定居,磊建的城墙全部采用呼和浩特正北方的大青山上的青石,远远望去泛有青色,因而被称作青色的城。呼和浩特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大青山南侧,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因为各种民族的聚居于发展,使得呼和浩特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与特色,更是历史与现代完全融合。在呼和浩特,可以清晰的看到前朝留下的痕迹,清朝将军衙署、西汉古墓——昭君墓、明代建立的大昭寺,辽宋时期所建的万部华严经塔、清朝所建的清真大寺、公主府、汉墓壁画……位于中山路的伊斯兰风情街以及蒙古风情街都体现了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透露的独有的特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呼和浩特文化,在这里有一年一度的蒙古草原旅游节、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昭君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是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节,1991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以后每年的8月前后都会举行。它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港台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隆重热烈,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等表演节目,最引入注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赛,即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除了这些还有敖包祭祀,成吉思汗陵祭祀等蒙古传统祭祀活动。谈到文化,不仅仅从它的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还可以从它的食物中反映出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的作用由此可略见一斑。而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其餐饮特色别具风味,您可以到市内较大的餐馆去吃大餐,如蒙古奶食品、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面点等,也可以到草原气息浓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小米等多种谷类、野味。忘记提醒大家,呼和浩特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乳都”,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驰名中外的各类奶食品。这里最具特色的食品除了奶制品外,就是肉类食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多旅人来游玩之后,都会觉得其它地方的肉好似没有什么味道。呼和
作文:我的家乡呼和浩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