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模板.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创建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承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随后,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先后组织了从学习宪法到依法制国、从世界经济知识到世界历史考察、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到世界新军事变革等九次集体学习,全国各地也掀起了学习高潮,上海、大连、常州、北京、南京、杭州、青岛等60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学习型城市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又再一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率先进入全国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单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帮助其成员终身学习的首要机构,是学习型社会的具体化。因此,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以构建学习型家庭为基础。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一方面是伴随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学习型社会各元素不断完善而产生的新型家庭模式,是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幸福家庭、培养健康子女的需要;另一方面,学习型家庭也是支撑学习型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最基本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家庭,已经不仅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联结起来的社会组织,也是以学习和合作关系联结起来的学习组织。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学习,主要是指学校里的教育和学校里的学习,这种教育主要是为升学、考试、晋升而进行的学习,具有阶段性、暂时性,学习的时间是断续的;而学习型家庭的学习是指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的全过程学习,学习是不间断的,它将提供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气氛,容许个人自我学习和全家共同学习,扩充生活知识和经验,在学习中达到提高家庭综合素质、提升家庭文明程度和家庭的社会价值,增强家庭成员的感情质量,为家庭注入丰富的生命力。同时,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也是推动社区人性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增进社区邻里沟通、催生社区新形态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精神,我们提出对学习型家庭创建策略的研究,以中小学生家庭为纽带,推动全市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提升市民的智慧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家庭成员的发展力,增强家庭的竞争力,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早在1998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举措,开始了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的相关活动,2006年1月又发布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意见》。国家和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加强学习型家庭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划和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大连妇联《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五年规划(2005-2010);2003年7月,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了以“创建学习型家庭,推进家庭美德建设”的“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2010年初,全国妇联、精神文明办、民政、文广、环保、新闻出版总署等联合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及示范社区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一大批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和示范社区,各省市也相应评选出了许多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区、示范社区和示范家庭,促进了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大力开展。在此期间,许多学者也相继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系列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关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文章,一些省市也介绍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相关经验,如江苏省妇联在《中国妇运》2002年第9期介绍了江苏省“创学习家庭,建文明城市”的有效做法,河南省妇联在《中国妇运》2006年第10期发表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有效模式探讨”;赵宏亚在《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第1期发表了“试论学习型家庭”,徐饰俊在《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9期发表了“学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蒋晖在《辽宁教育》2006年第10期发表了“创建学习型家庭,迈向学习化社会”等等,为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提供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从全国一些省市的情况来看,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工作还存在观念落后,家长认识不到位;学习型家庭典型示范作用不突出;评估标准过于简化,未能充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