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总结.docx绪论1•临床营养学:是硏究合理利用食物或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综合性学科。屈于营养学范畴,是利用营养干预的手段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一门学科,也是介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临床营养学的范畴研究:(1)与疾病相关的营养问题(2)营养干预(个体)(3)膳食营养(4)临床营养营养药理学:是通过特异性营养物质以药理作用达到既可以纠正、预防营养不良和失衡,又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特定疾病的目的。4•营养免疫学:用特殊营养物质來调节免疫系统,T-预并改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特殊免疫功能和药理作用的营养索:谷氨酰胺、精氨酸、膳食纤维、维生索A、E、C,类胡萝卜素、硒、抗氧化谷胱甘肽、w・3脂肪酸和生长因子及生态免疫营养制剂等。营养缺乏病第一节概述一、 定义1•广义上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低下和营养过剩。长期膳食中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索可导致营养低下,严重营养低下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或病症者,称为营养缺乏病。营养缺乏病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也包括特定的营养素缺乏。2•营养过剩是指由于食物与营养物质过量摄入超过了机体的生理需要而在体内过多积累所引起的一些病症。二、 分类1•按发生原因(1) 原发性营养不良:单纯由营养素摄入减少而引起的一些列异常的临床表现,也可称为饮食性营养缺乏病。(2) 继发性营养不良:也称条件性营养缺乏病。因某种原因引起营养素摄取、吸收和利用障碍,或者各种应激因索导致某些营养索需要量增加所致。主要有:食物摄取功能障碍;营养吸收障碍;营养索利用障碍;特殊情况2•按人群分类(1) 儿童营养缺乏病:以生长发育减缓为特征,体重的增长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比例。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不同性别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年龄、年龄别BMI的百分位和Z值评分标准。(2) 青少年营养缺乏病:身高别年龄(3) 成人营养缺乏病:。(4) 老年人营养缺乏病:BML3•按营养素缺乏分类(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分为水肿型、消瘦型、混合型。消瘦型是由于长期在膳食中缺乏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索的结呆;水肿型是由于膳食中蛋白质严重缺乏而能量的供给尚可维持最低水平的极度营养不良症。(2) 维生素缺乏(3) 无机盐缺乏三、 病因1•营养索摄入不足2•营养素吸收不艮:胃肠道、胰腺和胆道等的疾病。例如回肓部切除叮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营养素利用减少:肝脏疾病、遗传性疾病4•营养素损耗増加:长期发热、代谢功能亢进以及各种蹦症、消耗性疾病、创伤、手术、人而积烧伤、消化道痿、肾病、放疗化疗、寄生虫疾病等。5•营养素需要增加四、 诊断一膳食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治疗试验1•膳食史:称重法膳食调查最精确体格检查:儿童营养不良的体格测量的评估标准(1)体重低下一年龄别体重。低于2SD但大于等于3SD为中度,小于中位数减3SD为重度。反映儿童过去或现在冇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但无法区别是急性还是慢性(2)生长迟缓一年龄别身高,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3)消瘦一身高别体重,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成年人用BMI,小于1&5为营养不良,1&5〜,人于等于24为超重,人于等于28为肥胖。临床表现(1) 头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使头发灰暗、变细、干、脆(2) 眼:维生素A缺乏引起干眼病(3) 口腔:是营养缺乏的最敏感部位,但其表现是非特异性的。(4) 皮肤:维生素A缺乏出现毛囊角化,形如鹅皮;维生素C缺乏引起毛囊周围充血、肿胀、增生;烟酸缺乏引起癞皮病(5) 颈部:缺碘(6) 神经病变:B1缺乏伴周围神经性无力感和感觉异常;B6缺乏引起婴儿惊厥;B12缺乏可引起脊髓的亚急性退化病变。生化检查(1)测定血液中营养成分的浓度(2)测定营养成分经尿排除的速率(3)测定血或尿中的营养代谢产物(4)测定与营养素有关的酶活性的改变(5)给予大剂量某种营养素后测定其在尿中的排出量,即饱和试验(6)测定毛发和指甲中的干粮。当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或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85%以下,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常伴冇免疫功能降低。总淋巴细胞计数及迟发性超敏皮试具冇预测价值五、 治疗原则1•营养缺乏病的治疗应针对病因2•营养缺乏病治疗所采用的补充剂量要适宜,不必使用过高的治疗量或维持量。视不同情况区別对待。不能只考虑主要缺乏的营养素,而应全面从各种营养素Z间的相互关系来治疗。应循序渐进5•应充分利用食物。配置适合于疾病特点的治疗膳食,当病人神志不淸可考虑管饲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才考虑静脉营养支持。营养缺乏病的治疗需坚持一段时间,短期见效缓慢。第二节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一、 定义PEM是因为食物中蛋白质和能灵供给不足或由于某些疾病等因素一起的-•种
临床营养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