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docx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摘要:根据我国城市实际状况,对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防灾公园实现功能所需要满足条件及其依据,探讨了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公园树木与防火树林带;水景设施与抗灾用水设施;广播设施、通信设施、发电设施、照明设施;公园仓库与抗震减灾资源物资储备仓库;公园入口形态、外围形态;临时厕所和公园管理机构等八个方面的整合设计。关键词::以防止和减轻地震等向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为口的,具备防灾功能和减灾设施的公共绿地型的应急避难场所,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及防灾减灾需求的城市公园。,包括减轻或防止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或固定避难场所。该场所一般具备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场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空间。固定防灾公园还必须配备应急指挥屮心等机构,以及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应急避难基础设施,并预留救援立升机的起降场地。另外,城市防灾公园还可作为市民日常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教育场所。,当吋欧洲有许多建于地震区的城M,利用城M绿地,设计了相对完善的防灾、避灾和救灾体系。1871年芝加哥火灾后,在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利用公园系统建设绿色开敞空间,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这种用以提高城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规划方法与思想,极人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规划手法与思想传到口木,促进了口木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系统规划一一关东大地震复兴规划的产生。在1923年H本关东大地震中,城市绿地发挥了减少二次灾害以及城市避难2方而的重要作用。1956年起,日本颁布了城市公园的有关法规,对城市公园的设置、分类、服务半径、面积和绿化率等指标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将公园提到“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首次明确提岀“防灾公园”的概念,将建设防灾公园、加强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作为建设城市公园的重点,后來乂将防灾列为城市公园的首要功能,就防灾公园的定义、功能、设置标准及有关设施等作了详细规定。2城市防灾公园设计原则“平灾结合”是规划设计防灾公园的基木原则。平时利用游憩设施供市民、游人观赏、休憩;灾时启用防灾设施,供市民避难。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和谐与整合是防灾公园的車耍设计思想,通过和谐设计使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城市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可以认为,防灾公园是增加了防灾功能的城M公园,或防灾公园是同吋具有游憩功能和防灾功能的城M公园。和谐设计涉及到所有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可以重点归纳为以下八个方而。、绿地的整合设计避难疏散场所特别是其屮的固定避难所是防灾公园必备的防灾设施。固定避难所是在园内广场、绿地上搭建避难空间设施(帐篷等),供避难者安全避难。防灾公园必须实现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的和谐设计。平时是公园广场、绿地,灾时启动防灾设施,转化成避难所。公园广场、绿地的防灾功能划分、避难所的布局、灾时向防灾公园的转化程序是和谐设计的要点。防灾公园的规模是影响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和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