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于汉武帝的评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场实录——对汉武帝的评价是一个非常棘手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汉武帝死后不久、就是他的儿子刘弗陵继位8年之后召开的盐铁会议上,对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与其他国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桓宽写作整理的《盐铁论》,详细记述了这次会议的实况。到了东汉班固写作《汉书》时,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主要记述他的文治,第一次提出了他“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功绩;也就是说,只提他的文治,不提武功——不提,就是表示含蓄的批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武帝去世后,关于他的评价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到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时,对于汉武帝的批评就公开了,说他穷兵黩武。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在他身后,为何出现不同的声音?该如何看待这些评价?汉武帝不是一般的君王,他是西汉王朝的一个关键人物——西汉王朝的鼎盛期正是武帝时期。这个人至今该如何评价、看待,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汉武帝的旷代武功汉武帝一生,从16岁继位,70岁去世,在位54年,在位时间之长一直到清朝康熙才打破这个纪录,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在这54年中,对匈奴作战长达44年。所以很多人评价汉武帝的时候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对匈奴作战的问题。司马光评价他穷兵黩武,班固绕开他的武功。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草原民族,存在时间很长。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匈奴草原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骚扰。匈奴和汉朝的矛盾,在刘邦在位期间已经不可收拾。刘邦曾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阏氏,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从此以后,刘邦就定下政策,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和亲的六七十年间,汉朝没有大的战事,但匈奴对汉朝的掠夺,从来没有停止过。早期以掠夺财物、掠夺边地的老百姓为奴为主要目的;后期目的就是报复。汉武帝16岁继位,第二年他就在全国搜罗人才,出使大月氏。因为他了解到大月氏曾是匈奴的天敌,他想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这个出使的人就是张骞。虽然,张骞花了10多年时间才回来,但我们可以看出,17岁的汉武帝作为一个少年天子已经下决心要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有了一个对匈作战的整体规划。这种勇气、这种魄力、这种战略眼光是非常罕见的,何况出自一个17岁的皇帝,刚继位二年的皇帝。当然,打仗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打仗就是烧钱。汉武帝有这样的眼光,是因为他继位的时候西汉经济力量空前雄厚,这是他的经济资本,是他的本钱。但是,除了谈基础之外,首先应该看到汉武帝的魄力。每一代国家的领导人,都会面临他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他有没有勇气面对、他有没有魄力去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评价一个皇帝,不是看他后宫有多少嫔妃,而是看他敢不敢担负起他作为一代皇帝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武帝是非常懂得自己的历史责任,所以汉武帝采取的办法就是要对匈奴进行战争。提到汉武帝对匈奴作战,必须提到三个人:卫青,霍去病,李广。很多人喜欢卫青和霍去病,称他们为卫帅、霍帅。其实,真正的“帅”是汉武帝,他是整个对匈作战的蓝图的绘制者、战略的决策者、战役的制定者。每一次作战,攻击的对象、将领的选择、兵力的配备、后勤的保障,都是汉武帝亲自过问安排的。卫青、霍去病,是将兵之人,汉武帝

对于汉武帝的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