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系列活动方案——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2004——2005学年度德育系列活动之一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不断内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凸现德育工作特色,创建诚信校园,提升办学品位。二、活动意义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诚信校园”是对全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2、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校之本,立国之本。3、诚信也是改革开放的要求,是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重要举措,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道德实践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三、活动目标育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四、活动原则本次诚信教育活动遵循以下原则:1、轰轰烈烈和扎扎实实相结合。通过各种活动、宣传方式,营造诚信教育的浓烈氛围,增强社会的影响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师生的素质,提升办学品位。2、诚信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把诚信教育和五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等结合起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3、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既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教育,又要在教育中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这样才能内化为良好的个人品质。4、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还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社会道德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益。五、活动要求和实施意见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确保此次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组长:季仲平副组长:陈国华、张圣兵成员:龚奕琦从晓曹美霞吴允高曹飞彦钱明华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提高诚信教育的自觉性。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只有诚实信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要求的人,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学校应当成为构建诚信的示范区,而对这样的历史责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优质人才。3、确定切实可行的诚信教育内容。(1)诚信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良好的生活、卫生、礼仪和学习习惯等。(2)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尊敬师长、爱护公物,仁爱友善、戒奢尚俭、谦恭礼让等。(3)诚信的基本心理素质,包括自立自信,顽强进取,敢于负责等。(4)诚信的基本职业道德,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系列活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