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渴病痹病.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二)(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的患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1)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3)肢体动脉多普勒(4)血常规、尿常规(5)肝功能、肾功能(6):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八)、中成药(1)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化瘀通痹。(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通络止痛。(3)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柔筋缓急。(4)痰瘀阻络证:化痰活血,宣痹通络。(5)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填髓充肉。(蒸)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体针、耳针、电针等不同的治疗手段。: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离子导入疗法等。:主要包括酌情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配合降压、调脂药物。: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好转。(十),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并发症,或患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退出本路径。,退出本路径。二、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时间 年 月 日(第1天) 年 月 日(第2-3天) 年 月 日(第4-20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病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

消渴病痹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11gw27s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