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国土资源局姜明昌“十一五”期间,是云南省景洪市跨越式发展的起步和加速期,是该市有史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保障矛盾最突出、资源保护压力最大的5年。面对这一新形势,景洪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解放思想,突破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正确识人、科学选人、合理用人,大量引进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为增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能力奠定了稳固的人力资源基础。2008年以来,该局面向社会引进各类专业人员102人,干部职工总数由2007年的114人大幅增加至21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93%%。同时,调整、轮换股(所)级领导9名,努力争取乡(镇)国土所60名事业编制人员参公管理,指导并支持79人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认真开展内部和参与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69次920人次,职工数量、人员结构基本满足履行职能要求,干部职工队伍总体素质显著提升。一、正确识人识人、选人、用人相互承接,有机联系。识人是选人、用人的基础。所谓知人善任,必须首先正确识人。如何正确识人呢?一要明确识人内容。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识人的内容应该是5个字:德、能、勤、绩、廉。这5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每个字的内涵十分丰富。于是,有人将识人内容归纳为品行优劣、学识深浅、专业特长、能力大小、个性特质、健康状况,通俗易懂,值得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以借鉴。二要熟悉识人技巧。关于识人技巧,诸葛亮有“七观之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其中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与德、能、勤、绩、廉大体相近,与品行优劣、学识深浅、专业特长、能力大小、个性特质、健康状况相互映衬、相互包容。春秋时,晏子在回答齐景公如何可得贤良人士时也有“用他说的话判断是否举荐他,用他所做的事考察他的才能”之说,与诸葛亮之法异曲同工。诸葛亮、晏子识人理念所以传承至今,说明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其法、其理对历朝、历代选人、用人具有有益、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是,任何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新形势下借鉴诸葛亮、晏子的方法识人,必须紧密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将其与当今纲领性、指导性、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正确识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遵循的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乃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最有指导意义和现势作用的自然是科学发展观。换言之,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赋予德、能、勤、绩、廉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赋予传统识人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诸葛亮、晏子的识人方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多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的体会是:识人是选人、用人的基础,但识人贯穿于识人、选人、用人全过程,选人、用人阶段也是一个识人的过程,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正确识人阶段的具体运用。党中央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出台、更新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条例、准则,以中共中央2002年7月7日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0年1月18日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标志,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完善,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识人
识人选人用人(117-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