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ppt,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同的放在同一纵行。揭示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注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2)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周期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起止原子序数元素种数电子层数短周期1H~He1~2212Li~Ne3~10823Na~K11~1883长周期4K~Kr19~361845Rb~Xe37~541856Cs~Rn55~86326不完全周期7Fr~Uub87~112267(3)族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它们被分为十六个族。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类别主族副族VIII族副族主族/名称IAIIAIIIBIVBVBVIBVIIBVIII族IBIIBIIIAIVAVAVIAVIIA0族巧记:由元素周期表可以归纳出以下口诀:“十八纵行十六族,八九十列成VIII族,每逢二三分主副,镧系锕系各十五,都在III副里边住。提醒: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第八九十三个纵行。0族:第18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符号A.(4)、副族、0族及第VIII族的位置。。。4、IIIB~IIB共10列为过渡元素。5、0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不是副族元素。6、镧系、锕系在第IIIB族。(5)(红色指放射性元素)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提醒: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从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规律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锂Li312钠Na1113钾K1914铷Rb3715铯Cs5516碱金属元素(2)实验法探究碱金属元素的性质规律钾、钠性质实验对比注意:1、由于钠、钾易与氧气和水反应,实验室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2、实验室必须用滤纸擦净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取后立即投入水中。3、用于加热的坩埚必须干燥,因为钠、钾都会与水反应。4、钠、钾与水反应剧烈,取量不宜多。一般钠取黄豆大小,钾取绿豆大小。(3)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原子结构特点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不同点: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化学性质特点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4Li+O2=2Li2O2Na+O2=Na2O22Na+2H2O=2NaOH+H22K+H2O=2KOH+H2差异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逐渐减弱。所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如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例如还原性:Li〈Na〈K〈Rb〈Cs提醒:锂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Li2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Na2O2),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超氧化钾(KO2),铷、铯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物更为复杂。提醒:Na、K与盐溶液的反应钠、钾很活泼,先与水进行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再与盐进行复分解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相对不活泼的金属。2、卤族元素结构相同点: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结构不同点: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半径增大。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单质物理性质(从上到下)颜色变深密度:有大到小F2:淡黄绿色气体Cl2: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红色固体溴水颜色黄色或者橙色碘水深黄色或褐色
元素周期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