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孤儿的妈妈
艾滋孤儿是指父母的一方或者双方因感染艾滋病而身亡但自身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本文中提到的艾滋孤儿有些本身也感染了艾滋病。
他们是一群最深重、最直接地受到艾滋病打击和危害的孩子,一群生来就笼罩在艾滋病浓重阴影里举步维艰的孩子,一群徘徊在社会边缘的孩子(甚至有些处在生命边缘)——艾滋孤儿。
世界第四届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研讨会称,艾滋病孤儿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在中国,专家估计在流行最高峰情况下可能会产生26万艾滋病孤儿。至2004年9月,安徽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57例,发病人数1314人,死亡430例。这其中占80%以上的青壮年患者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卖血热”中感染病毒的,而他们的孩子也大多在这之后出生,这使得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概率很高。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艾滋病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孩子本身都患有艾滋病。
2005年6月27日,《乡约》栏目组来到安徽省阜阳市艾滋病防治示范区的王庄村,它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曾经因为艾滋病一下子就被人们所关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及安徽等地部分农民,因卖血而感染了艾滋病,因为艾滋病出现了许多艾滋孤儿。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艾滋孤儿叫楠楠。
2000年夏天,楠楠的爸爸死于艾滋病。半年过去了,转眼就要过春节了,因为同样的原因,妈妈也离开了她。那时候楠楠只有12岁,可是一过完春节,姐姐也不知道去哪了。只剩下楠楠和65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世界仿佛在这个12岁的孩子面前黯淡下来。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张颖。
张颖记得那天特别阴冷,她受市长之托陪美国汉普郡大学的社会学家肯·约翰逊了解阜阳孤儿的情况。一天内她走了三个地方,从公办的福利院,私人的孤儿院,到艾滋孤儿家庭,每一处都让她触目惊心。
艾滋孤儿的妈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