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本导入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荡平倭寇的呢?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其人其事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本姓马,小名三宝元朝初年,郑和祖先是元朝云南王麾(hui)下的贵族。他从小就富有冒险精神,后追随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战功后,被朱棣所重用,被赐郑姓。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世界各地,人们用了很多方式来纪念他。后人感叹: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我不是郑和本来的样子!,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一、:明成祖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一、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提高我朝威望,也别忘了找惠帝!遵命!材料阅读: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找惠帝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声望,换取海外的奇珍。:从1405年到1433年次数:7次一、郑和下西洋郑和的宝船特点:规模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浩大的船队规模大,货物多装载物品: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相关史事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相关史事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6.38 MB
  • 时间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