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慈利印象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父辈们说,慈利县城很美。它因“土俗淳慈,得物产利”而得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金慈银澧”之称。自古以来,汉族、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慈利又是革命老区,贺龙、肖克、袁任远等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红色根据地,五千多慈利儿女参加红军,一千四百多人为革命英勇捐躯。这里人才辈出,著名爱国将领孙开华、“南北大侠”杜心五、核物理学家陈能宽、经济学家卓炯等,是慈利人民的杰出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的家乡官地坪镇还是慈利县管辖的地方,后来划到了桑植县。那时候,上面来的人领着乡亲们唱《桑植是个好地方》,可唱着唱着,乡亲们就忍不住吼吼哒哒哭了起来。也难怪呵,千百年的历史和家乡情怀,哪能说分就能分开的呢?几十年来,乡亲们时常在口里念叨在心里牵绊,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过半百的我有幸到慈利县城停留了一些日子。刚踏进慈利的门槛,一种“游子归家”的感触便油然而生,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工作之余,我一个人疯癫似地到处奔跑,就像久别的儿子回到母亲的怀抱里。从汽车西站径直跑到汽车东站,又从南镇零阳路跑到北街蒋家坪,从火车站跑到张长高速路旁。然而,我去的最多又最爱去的地方是新澧水大桥。去看澧水东流,去观日出日落。因为我知道,慈利县城虽然离我老家还很远,但脚下那滚滚的江水却是从我老家屋后深山的小溪中汇集而来的,它凝聚着家乡父老对母亲热土的深切思念;而那连绵起伏夕阳西斜的远山,恰是老家东山上旭日喷薄的方向!最出乎意料的是,我在这里竟然找到了渴望已久最亲最爱的好兄弟刘伟。他的老家就住在县城澧水河中心的一座很美丽的小岛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十来岁的他,怀揣一颗美丽的梦想,不远数百里来到我的老家—桑植县官地坪镇罗家大院安家落户。求学的路是艰难与曲折的,那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好,年少的他在乡里跟我们一起生活,吃苦受累,但他从不吭声,起早贪黑,孜孜以求,在我父母的殷切关照下,通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慈利县委办工作,并逐步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当他见到我后兴奋异常,招待席上,亲切的称呼我“二哥”,并在清明节期间专程赶往桑植探望了我的父母双亲。一声声“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饱含了远方游子离别多年的思念之情。刘伟还轻轻贴在母亲耳边说,今后每年我都会回来看望二老大人的。此时此刻,我不仅感受到他融入农家乡下的那份和谐与欢乐,更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心灵。到县城的头天晚上,我和友人住进了一个叫“恒泰”的旅馆。老板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住宿条件也很好。我们心情激动彻夜难眠。晚上10点多,我们出去吃夜宵,漫步在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十分惬意!我们随意走进一家美食店,一位美女老板赶快过来打招呼,给我们每人一份皮蛋稀饭粥,一份酱板鸭,我们虽然不是太饿,但仍然吃的很香。当她知道我们是来自桑植的老乡,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饭钱。说这次我请客,下次一定收钱。当然,之后有的时候,我们也自己买菜做饭,这里卖菜的乡亲们都非常朴实和热情,每次买了菜之后,他们总要往你菜兜里塞上几个红辣椒或者香葱、大蒜什么的,说是菜里加点香味儿怪好吃!来到慈利,自然要去广场溜达。它占地不算太大,可建造设计颇具匠心。临街横卧着重约数十吨重的石英巨石,书法名家辉廷先生亲笔题写的“人民广场”四个褚红大字,犹如海里游动的四条大章鱼蛰伏在珊瑚礁上,显得那么活

慈利印象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