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邱湧一在乘坐长达一天的火车后,我们于下午时段到达了天坛。从广州到北京的一路上,火车沿途风景不外乎是野山、田地、隧道等,值得慰藉的是窥视到浓浓白雾中庄重威严的炎黄二帝的山像。来到天坛,也许是早已对这皇家祭天的地方有过了解,也许是心中荡然存在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许是一窥皇家气派的好奇心,主要是后者的心态高高居上,因为一进天坛,参天大树劈头而来的压迫感,四面环绕冷清无情而庄严的树木,规则的建筑、道路,无不渗透出皇家高贵威风的气质。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过祈年门的左门,这是专供皇帝进出的门,再站到圜丘的天心石上对天做一下祈祷,再到回音壁听听自己的切切细语。回音壁、圜丘的建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回音壁及其里内的皇穹宇外观颇为有趣,远看像是矮矮的大圆筒上盖一顶蓑笠,但就在这圆墙内,你细声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在回音壁里四处窜荡。想想,也许以前皇帝或者妃子、太子或者公主、格格或者阿哥等,兴奋地在这里听自己的声音,或玩“千里传音”的游戏,而这会儿,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在这里留下声音的印迹……再看圜丘,层层台阶环绕而上,最顶一层地板,由外到内九九八十一块石板逐圈减少九块直到中心的天心石,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声音格外洪亮雄厚。我想,那会儿一定甚感得天独厚的福气、一统天下的霸气。颇遗憾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地方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一群群的人在回音壁里喊着吆喝着,拍着掌跺着脚。各自的喊声吆喝声、掌声跺脚声杂夹着,不再谈得上是回音。天心石周围是一群对其虎视眈眈、一声令下就冲到天心石上的蛮天真的百姓。这会儿,纵使站在天心石上嚎叫,也得不到上天的恩赐——龙啸般的声音不再现。毕竟,皇室的建筑天生高傲,在其威武的外表下,井然有序的活动才能衬出其贵气、灵气。过多的平民百姓、过多的惊讶赞叹、过多的好奇,自然破坏其庄严肃穆、破坏其超凡的尊贵。但并非说,这些地方不适合群众观光游览,只是有着高等素养、讲究礼仪的人和井然的秩序会更加衬托出这些建筑的宏伟,使人更加感受到苍天的厚德和超凡的豪情、尊贵。二不过,提起皇家,故宫是最令人向往的。隔日一早,我们就进宫去了。也许是当天我穿着红衣戴着红帽的缘故,在金色琉璃瓦下的砖红的围墙中,我倍感亲切、自在。皇宫的布局令我着迷。皇宫中大殿小殿、厢房、围墙都是红衣披身、黄巾盖头,加之规则的建造,所筑道路之多,昔日守卫深严的情景不禁浮现脑海。我站在一处栅栏边,摸着石上透出秀气和灵气的凤及一展霸气的龙,望着远处迷雾中的层层延伸的黄色琉璃瓦,感觉到一种霸气、威严迎面而来,犹如红面武将一声怒吼,又如大刀劈头盖来。这感觉很棒,皇室的建筑就应该有这般气概!人家说皇宫实际是迷宫。的确,如果不是我们沿着中轴线走,一路上众多通道一定令我们乱了方向,因为走到哪都有几处通道。要具体地找到哪座宫殿或者厢房,没有地图的话太难了。不过,如果这是我家,当熟悉环境后,能自如地穿流各地方,那会是多么有趣、神气的事!在皇宫里呆了一个上午,下午匆匆游览了国子监和地坛。因为国子监在维修的缘故,没什么东西好看,只在那里喝了一杯温茶。去地坛实际是冲着史铁生先生,结果不尽人意,提不起兴致。三又一个早起的早上,或者谈不上早上,因为那时是凌晨三点多钟,这么早起来为的是看四点多钟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人们都说来北京,非看升旗仪式不可。可我看呐,政府喜欢在太阳升起时升旗是他的事,普通人没必要去看。
北京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