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教授王凤山教授一、基本情况王凤山,男,1961年1月7日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所长。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生化制药工业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副主编,《中国海洋药物》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编委等。现任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联系方式:电话:0531-88382589,88380288;E-mail:******@sdu.;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药学院,邮编250012。二、学习和工作经历1978年10月~1982年7月在山东医学院药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1986年在山东医科大学生化药学专业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5年~199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ImperialCollege研修;1998年~2001年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自1986年7月在现单位工作,先后任助教(1986)、讲师(1988)、副教授(1994)、教授(1998)。三、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四、。开展了南瓜胰蛋白酶抑制剂I(CMTII)的基因克隆和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活性研究表明,重组CMTII除了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外,还有强的抑瘤活性。开展了展胸腺免疫调节肽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所得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开展了一种抗菌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所得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继续进行新药开发,或用于畜牧或海产品养殖。,用无抗原性大分子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是解决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本方向主要开展用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对酶或蛋白质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有LMWH-SOD结合物的构效关系及其防治脑血再灌流损伤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皮抑素的结构修饰及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研究结果均达到了提高生物活性、延长体内半衰期、赋予作用靶向性等目的。、结构分析、活性研究与给药系统研究,包括生物提取和发酵法制备多糖、从海洋生物制备多糖、多糖衍生物的制备、多糖的单糖组成与连接方式分析、适合多糖给药的剂型研究。目前研究的多糖对象有透明质酸、低分子肝素、肝素、乌贼墨多糖及它们的衍生物等。五、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JinfengLiu,XuanWang,FengshanWang*,–superoxidedismutaseconjugateonbleomycin-inducedlungfibrosisinvivoandradiation-inducedinflammatorycytokineexpressioninvitro
姓名,性别,专业,研究方向(近二、三年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