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电图心律失常太仓讲稿.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心电图心律失常概述一、心律失常概述二、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三、过早搏动四、异位性心动过速五、扑动与颤动六、房室传导阻滞七、心室内传导阻滞八、预激综合征九、逸搏与逸搏心律23一、心律失常概述定义: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路径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按发作时心率快慢分:快速性缓慢性4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分类早搏(房性,房室交界和室性)非阵发性与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扑动与颤动(心房、心室)心律失常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室内阻滞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窦性心律失常:窦性过速、窦性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心律不齐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捷径传导:预激综合征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异位心律主动性病理性传导障碍5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化分类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窦速室上性:阵发性室上速、非折返性房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室速(阵发性、持续性)、尖端扭转型室速、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扑动和颤动房扑、房颤、室扑、室颤可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预激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窦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交界性心律(逸搏)心室自主心律(逸搏)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Ⅰ型、Ⅱ型)、三度心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双侧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分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6心律失常的心肌电生理自律性亦称自动节律性,包括自动性和节律性,指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能自动地、规律地产生兴奋及发放冲动的特性。兴奋性心肌细胞对受到的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产生动作电位,并以一定形式向周围扩布,工作心肌细胞兴奋尚会引起收缩。传导性一处心肌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传导的实质是“电穴-电源”这一对电偶不断地顺序向前移动。7自律性自律心肌细胞-具有起搏功能窦房结,60~100次/分;心房,50~60次/分房室交界区,40一60次/分;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超速抑制现象正常情况下窦房结起搏点频率最高,故窦房结节律为正常心脏的主导节律,称窦性心律。如某一异位起搏点频率超过窦性频率,则可取而代之成为主导节律而构成快速异位心律。工作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一般不具有起搏功能。8兴奋性相关概念绝对不应期心肌开始除极后在一段时间内用强于阈值1000倍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反应,称为绝对不应期,历时约200ms。有效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的一小段时间内(约10ms),强刺激可以产生局部兴奋,但因除极速度极慢且振幅很小而不能扩布到邻近细胞(但这种局部兴奋仍然会产生新的不应),两者合起来称为,有效不应期。9兴奋性相关概念相对不应期在此期间兴奋性由低逐渐恢复至正常(持续约50~100ms)相当于动作电位恢复至-60~-80mV期间),较强刺激才能引起激动,且除极化速度和幅度均较正常为低,传导慢或易发生递减传导,由此而新产生的不应期也较短,故易发生心律失常。相对不应期相当于心电图的T波降支处。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加上相对不应期,约为250~400ms。10兴奋性相关概念易损期从绝对不应期到相对不应期前一半的一段时间,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已开始恢复,但不一致,各部分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差异显著,此时若受到一适当强度的刺激,可发生多处的单向阻滞和折返激动而引起颤动,称为易颤期或易损期(Vulnerableperiod)。RonT现象:心室的易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T波顶峰偏前约30ms处,无论是内源性期前收缩或外源性电刺激,如落在此期(称RonT现象)往往容易触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心房的易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R波的降支和S波的时间。快反应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及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既依赖于复极电压,也依赖于时间。

心电图心律失常太仓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6.82 MB
  • 时间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