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已属不易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恒到每一个人都无法猜出她的真谛。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都会在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和体会着人生之于他们新的发现。但到底人生是什么呢?人又为什么要活着呢?人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呢?……好多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就怕你不去想,一想保准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片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片拥有着5000年光辉灿烂文明历史的神圣国度,在一片鲜花和光环的照耀下,在这片浸淫着无数人的鲜血的大地下,事实的真相始终在重重的重压下奋力挣扎,这是人性渴望得到解放和自己的呼喊,这是反抗一切不合理存在的力量。 《活着》是一部在中国不受某些人欢迎的片子,因为她揭示了某些历史的真相,因为她掀开了那块羞答答的遮羞布,因为她虽然满怀善意但也稍有些不留情面地揭了某些人的伤疤。 回过头来看看福贵的一生,就像是上帝跟他开的一个玩笑,这玩笑让人哭笑不得,让人看得有些辛酸。就像汪峰在一首歌里唱过的,人生就像是一个伤感玩笑!在乱世中得以保全性命,福贵真是够大福大贵的了。然而,福贵肯定会犯糊涂,为什么我会碰上这些事?为什么我会这么“幸运”?他的一生充满着阴差阳错,充满着不确定,一会上,一会下,就像在激流中漂浮,不由自主,虽然自己可以奋力划桨,但船将驶向何方,有时并不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影片中用了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道具——皮影。从赌钱时当作小把戏,到后来当作养家糊口的家使,再到大炼钢铁时差点被拆,最后到还是被一把火烧光了事。皮影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了福贵的人生,不由自主,不可捉摸。 影片通过对一个家庭在大时代背景下命运的描写,折射出了时代对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也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反思。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虽然只读过余华今年刚出的一部《兄弟》,但从《活着》身上,仍然能够感觉到余华那种伤感的幽默。比如福贵说的,“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那是反革命的木头”;二喜说的“今天,我们把他揪来,就是要用铁的事实来教育他,批判他,让他看着我们工人阶级生孩子,让他看着我们红色
活着已属不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