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首都师范大学《高教研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高教研究》1998年微格教学研究专刊微格教学中情感技能初探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杜复平以往的微格教学主要是对常规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然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指出,教学还涉有教师和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组织和阐述知识的方法,学生的需要和理解水平,还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技能的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微格教学在进行一般常规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应对教师情感技能进行研究和训练。一、理论依据认知和情感是两个相互关联紧密的领域。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感以便获得感受和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教学才臻于完善。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技能。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动态的人际交过程,改变了以往只重视认知活动的倾向。开始重视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活动。教师情感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个性有重要影响。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又可以分为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取决于诸多内外因素,既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对职业的态度,也取决于他的身心健康状态。然而影响教师情感体验最直接的因素还是来自教学活动,一个是与理智情感有关的教学成功感与失败感,这种情感体验是通过学生的神态、目光、回答、作业而获得的。成功感往往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使其日益完美的强大动力,是教师职业享受的心理基础;失败引起的挫折感既可以使教师"知困、自强",也可以使教师麻木不仁,尤其是在长期挫折感的困扰下,教师有可能变成"教书匠"或"教学机器"。另一类重要的情感体验属于道德范畴。教学社会学揭示了教学活动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展开的。在这一社会环境中,师生之间发生一定的交往,也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体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所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对教师充满信赖,把教师视为朋友的群体中与在冷漠甚至敌意的群体中,教师的体验是很不相同的。正如赞可夫所指出的:"如果教师看见自己面前的学生都是一副冷眼相对的,有时甚至是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么,教师上课来的时候所带的那种情绪就会变坏。于是以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这件本来应当是崇高的事业,就变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义务了。当然,这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儿童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主要借助于非语言信息,其信息载体主要是神态和动作。美国心理学家在做了许多实验后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语言行为多么重要,尤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情感信息的接受比知识信息的接受更容易。二、情感技能的行为方式及其功能如何确定情感技能的行为方式,是微格教学中情感技能培训的关键。目前,尚未有人对情感技能及其行为方式进行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情感技能E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具备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理解学生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两类行为方式。(一)理解学生教师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理解学生,理解主要由虚心、敏感和移情等要素构成。虚心指的是摆脱先人之见和感知的固执或偏见。在倾听、接受、作答以及与别人交往时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要求束缚。实际上,如果教师采用固定的参考标准,他就不能理解学

首都师范大学《高教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