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形象形象2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具体要求(1)把握形象的特征(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鉴赏指导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4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课堂示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5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课堂练习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6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课堂练习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7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课堂练习误例分析: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8(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规范答题技巧9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10

高考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1.13 MB
  • 时间2020-0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