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施工技术总结.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改建铁路绥化至佳木斯线新建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哈尔滨铁路工程总公司二00二年十月2目录第一章工程设计概况一、前言二、工程设计概况(一)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二)桥梁工程(三)路基工程(四)区间轨道工程(五)站场(六)通信(七)信号(八)电力(九)给排水(十)房屋(十一)环境保护三、设计变更情况第二章工程施工概况一、施工单位及队伍布置二、监理单位三、工程进度基本情况3四、工程质量情况五、劳动力使用情况六、主要材料使用情况七、主要设备配置情况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一、特大桥主要施工方法(一)、基础施工(二)、墩台施工(三)、架梁施工二、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三、轨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措施第五章施工技术专题总结一、混凝土冬期施工二、32#~47#墩承台基坑施工三、深水墩双壁钢围堰施工四、桁架式无拉筋钢模板五、钢桁梁拼装架设4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前言改建铁路绥化至佳木斯线新建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工程,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本工程由铁道部天津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其设计范围包括新建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主体工程以及与之配套的改线路基、轨道、通信、信号、电力、给排水及房屋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核定为31762万元。新建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的建成,对提高绥佳线佳木斯至莲江口的运输能力,促进佳木斯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工程设计概况(一)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上行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牵引种类内燃机车类型DF4牵引重量上行3550t下行2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闭塞类型自动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5(二)桥梁工程本工程设计新建桥梁三座:1、新建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2、跨佳木斯市沿江路中桥;3、江北防洪通道小桥。1、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因既有桥已成危桥而移位新建。既有桥为单线桥,建成于1939年,,桥跨为5×90m钢桁梁,30×30m钢钣梁。由于风雨侵蚀、战争破坏、航船撞击已成危桥而长期慢行,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制约铁路运输能力。新建特大桥位于既有桥上游120m处,北接莲江口站,南联西佳木斯站。新建桥设计为双线桥,,桥跨为27×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96m+2×128m+96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30×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新桥通航标准按3级航道设计,通航孔桥下净高不低于既有桥,最高通航水位桥下净空为10m。本桥栓焊下承式连续钢桁梁为有竖杆三角桁,,节间长8m,主桁杆件宽600mm,主桁中心距9880mm。主桁杆件、节点板、拼接板、纵横梁为14MnNbq钢。支座为钢支座,上下摆之间设置铰轴,活动支座下摆与座板之间设置聚氯乙烯板及不锈钢板。固定支座设于29号墩。本桥桥墩为圆端型板式桥墩。其中24#~47#墩身分上、下两节,下节迎水面考虑冰压力,设有破冰棱;23#~27#主墩上节为双柱式;其它墩身为单节墩身。;墩台为双“T”型桥台。本桥基础根据地质情况(以圆砾土和砾砂层为主)、冲刷深度、冰压力及船舶撞击力等因素,分别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和桩基础。其中0#台61#6台及1#~19#墩为扩大基础;20#~60#墩为钻孔桩低承台基础。钻孔桩共计403根,。总钻孔深度为11148延米。本桥设计基础资料如下:1)、水文(1)流量①设计流量Q1/100=24500m3/s②校核流量Q1/300=29200m3/s(2)水位①设计水位H1/100=②校核水位H1/300=③④⑤⑥⑦⑧主槽施工水位H1/20=⑨(3)冲刷①边滩(0#台~23#墩),。②主槽(24#墩~33#墩),。③边滩(33#墩~47#墩),。(47#墩~54#墩),。(4)流速设计流速V1/100=(5)冲刷系数P=)、地质桥址地处松花江下游,地势平坦开阔。地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沉积层(Q41al),第四系下更新统湖积层(Ql)。左岸地表覆盖层为砂粘土,厚0~21m,黄褐色,硬塑;其下层为中砂、砂砾、圆砾土,褐黄色,中密。右岸地表为砂粘土,厚0~29m,黄褐色,硬塑;其下层为中砂

江桥施工技术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