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分段计费”的问题,练习四的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学习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情境的感知来探讨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尺子。学生准备:草稿纸,尺子。五、教学过程(一)(看谁算的又对又快)×6=×5=×2=×0=×6=×=7×=×4=×=×=:(1)问:同学们坐过出租车么,你们知道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吗?看来同学们对出租车的了解真多!引出课题:可是王叔叔去乘坐出租车时却遇到了一个小问题,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他遇到了什么问题?(王叔叔不知道要给多少钱)(2)你们能从中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起步价:8元两千米以后::6千米(3)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什么是起步价?起步价是8元:坐出租车时,在2千米内,都是付8元钱,这就叫起步价,它是一个固定值。:当你坐的距离超过2千米后,,也就是每多1千米,,坐得越远收的钱就越多。(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解决问题——分段计费)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帮助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理解:路程被分成了两个部分,所以费用的计算也要分两个部分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起步价的意义,学生就能理解出租车计费的方式,为后面的计算出租车费用打下基础。(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4)问:王叔叔坐6千米一共要付多少出租车费时?该怎样来算呢?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1:(1)?6-2=4(km)(2)4千米的出租车费要多少?×4=(元)(3)一共需要多少元?8+=(元)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以上内容: 方法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出第2种解法的具体解题步骤。然后教师抽部分学生进行汇报。其余学生也可造时的补充。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一步步引导讲解,并板书解题步骤:,6千米一共要多少元?6×=(元)起步价少算了多少元?×2=(元)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元)答:。上面板书的过程中加入解释:为什么要加上起步价里少算的钱?,×2=(元),和起步价8元相比,少算了8-=(元)。所以,,,,才是应该付的出租车费。设计意图:通过绘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让学生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延伸,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同一问题。(三)巩固新知1、出示第18页练习四第8题。(1)同学们能用刚才的
分段计费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