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估计很多设备人对三大规程都相当熟悉了,但是还有很多新手不懂这个,把我所积累的一些基本资料奉献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多提意见。企业编制和执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和《设备检修规程》(以下简称设备三大规程),是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工作。国内外众多重大设备事故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设备三大规程或违反设备三大规程而造成的。正确编制、严格执行设备三大规程,对于正确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一、设备三大规程主要内容1、《设备操作规程》内容①设备主要性能、规格、允许最大负荷;②正确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如启动和停车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等;③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步骤;④设备清扫、润滑和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的方法和要求。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内容①设备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要求;②设备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五定制订;③主要运行部位的运和参数、调整范围,如温度、速度、精度、压力、各部位允许许间隙等;④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⑤由日常点检、巡检、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组成的维护保养制度。3、《设备检修规程》内容①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周期;②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项目、内容;③重要设备状态维修内容、方法和要求;④检修质量标准。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过程是熟悉设备原理、结构和性能的过程;是了解、寻求、优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正确方法的过程;是了解、寻找设备薄弱环节、潜在危险因素和克服设备危险、潜在危险因素正确方法的过程。对于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对于预防人身事故、设备事故极其重要。一般来说,凡是担负科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编制设备三大规程。二、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一般规定设备投入运行前,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在设备运行的一年内,应编制《设备检修规程》。对于新添置不甚熟悉的设备,经过批准,可先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务备维护保养规程〈试行标准,投入运行后,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再根据操作、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编制〈设备检修规程〉。但从投入运行之日起的两年内,必须编制出经过审批、正式颁发、行之有效的设备三大规程。三、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要点设备三大规程的编制,原则上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起草;设备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定稿;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作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正式颁布执行。1、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依据依据是设备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对设备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的实际情况。2、全面性凡是担负科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凡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有设备三大规程。3、科学性所有
设备三大规程编制方法要求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