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读书笔记厦门培训考试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新唐书读书笔记,提供全面的新唐书读书笔记信息,希望对您有用!新唐书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由杜甫想到的(一)晚上翻到《新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任右拾遗期间,与房官是贫贱之交,当时房官率军讨伐安禄山判军,打了败仗,再加上他任用的门客董延兰犯了罪,结果被罢免了宰相职务。于是杜甫便上奏道:“房官的错误不大,,具有大臣的气质与才干,当代舆论都认为他能承担三公,??他能念念不忘朝廷的忧郁,,又酷爱弹琴,琴师董延便寄居于房官府内,这个姓董的贫困交加,年老糊涂,,却因故使其抱负中途断绝,,希望陛下原谅他的小错,重用他的大才??”肃宗大怒,命令有关部门会同审讯杜甫,后因宰相张镐解围:“杜甫如因而得罪受罚,恐怕断绝了朝廷今后的言路”。肃宗虽然赦免了杜甫,但再也不理睬重用他了。李白“诗仙”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杜甫“诗圣”的现实主义态度共同筑就了唐代诗坛的绚丽和丰厚。杜甫有“致群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本篇就反映了因上书救助忠臣房官遭遇测而向唐肃宗剖明心迹的一翻辩解,从中可以看出不因小错而全盘否定人才的评人用才的政治眼光,以及他委婉尽致论证事理的口才,可惜肃宗没有他祖宗李世明那样的政治气度和才能,不喜房官,也不喜杜甫,才将其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才有了“诗史”《安史之乱》,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巨变和民生的疾苦。“安史之乱”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另一方面却把杜甫推向了创作的高峰。正是因为他举家南迁到了成都郊外的一处草房里,才于饥寒交迫中苦炼出那么多的好诗绝句,譬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用“江山”把“花鸟”衬托的更加美丽;紧接着,又用这美丽的春光牵动诗人的思乡之情:转眼又是一个春天过去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故乡啊?试想一下,倘若不是流落他乡,即便是同样的景物也未必能够引起杜甫的如此诗情。窃以为,写诗一如淘金,但凡动人魂魄的诗句大都是“动荡”中筛选出来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词大家因祸得“福”,是在漂泊和困苦中反倒成就了“逾白之鸟”和“欲燃之花”。前有流亡的杜甫,被俘的李煜,后有谪迁的苏东坡和逃难的李清照。看来好的现实主义文字,既需要用动荡“筛”,也需要用苦难“酿”。(二)或是盛唐的活跃,或是衰唐的政治动荡,总之,唐代的干部调动和人才流动相当频繁,为此的“别赋”也比比皆是,仅在《唐诗三百首》中便信手可得: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到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从杜甫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到高适的《别董大》,不一而足。然而,一样离别,千般感动,同为“别赋”,诗人的心境和诗中的意境却大不相同:都是送友人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王勃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情绪相当乐观,这才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名句;而历经沧桑的李白则不然,于是,状奇险之景,寓不平之意,从“蜀道难”点化出“仕途险”,用“路崎岖”隐含着“心不平”,真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和朋友分手。长亭古道,杜甫执手相送的郑公是一位即将赴难的白头翁,于是恐怕此一别将成永远,再见面时大概要在
新唐书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