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篇一:曼昆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曼昆《微观经济学》读书下面是我读曼昆微观经济学所做的笔记以及感受:曼昆经济学是一本特别好读的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浅显易懂、少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更绝的是,曼昆善于使用案例,将知识方方面面融于一个案例后再向读者娓娓道来,在轻轻松松读故事中将读者引入经济学宝库中。在读曼昆微观经济学过程中,不断与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对比,真是感慨不已!我们的经济学家喜欢将问题搞得复杂化,提高一门学科的壁垒,这完全是自杀之举!试看如今我国经济学界,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理论上老是拾欧美经济学家的牙慧,实践上老是在不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拿来别又怎么能非常有效的发展呢?当下,经济学界要摒弃门户之观,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并向国外推广,让我们的智慧造福全人类。第一章里,曼昆提出了自己创造的十大原理,从中有很多其他学派的影子。原理一:人类面临权衡选择。这一方面是人们有偏好,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资源稀缺性决定的,不能什么东西都可以据为己有。原理二:要考虑机会成本。这也是经济效益和会计效益之间的区别,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机会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仅仅考虑总量是不够的,边际量是变动量,动态看待整个经济运行才可以找到平衡。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当然有正负之分,这也就存在积极与消极反应,微观主体行为也就在我们眼前了。原理五:贸易可以增加我们的福利。比较优势观点支持此种看法,互通有无也是中国智慧。原理六:市场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斯密的看不见手已经尽人皆知,市场中的确蕴藏非常强大的能量。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家永恒的争论话题,当然两者既然存在都有其经济意义,不管是何种影响。原理八:一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也就是生产力。原理九:货币过多发行引起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固然有货币的因素,而其他因素也是不可小觑。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通胀与失业貌似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第二章则描述了经济学家的双重身份,这也牵扯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通过观察理论再观察,提出一定的假说,再通过式子或者图表表达出来,形成观点或理论。这用到的是实证分析,就是描述这个世界到是什么样子,不涉及评判标准。而当经济学家变成政策建言者,身份发生变化,所用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带有一定利益代表。这也就是规范分析,提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企图描述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三章强调贸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所谓的绝对优势,就是在生产成本上取得优势;比较优势,则是从机会成本上取得优势。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实现分工则是比较优势的结果。第二篇中有三章内容,分别讲述了供需定理、弹性和政策制定。供需定理是经济学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原理,我猜测,所有的经济学现象最终都可以通过供需这两者来解释。供需这两种要素就好像矛盾的对立统一两方面,不可或缺,又可以产生相互作用。要想明晰供需定理,必须从图表入手。先谈一下概念,供给和需求都是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可以提供或需求的数量。影响供给与需求的要素非常多,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要素也非常多,一定要记得:量的变动是价格导致的。弹性是是衡量供给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学习弹性必须结合公式和图形,这样才可以有比较清晰地印象。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动比例?Q(Q2?Q1)/[(Q2+Q1)/2]??价格的变动比例?P(P2?P1)/[(P2+P1)/2]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其分为五类:45?供给的价格弹性与需求类似,不再赘述。同时,曼昆认为,只要对经济进行干扰,供给和需求就会偏离平衡位置,从而引起经济活动中的低效率。所以,曼昆从税收归宿、价格上下限等方面分析这一问题,深思。第三篇里介绍了市场和福利,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市场对福利的影响以及福利对市场的影响。本篇也是分为三章内容讲述,理论方面的东西比较少,应用倒是占了主要篇章。作为学习的补充,把福利经济学认真看一遍是很有必要的。第七章里阐述了市场效率问题,在这里,曼昆用总剩余的观点来看市场效率,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使市场总剩余最大则实现市场效率。首先我们要知道两个概念: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文字定义来看,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得减去成本。图形更为直观:总剩余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总剩余=买者评价—买方支付+卖方收入—生产成本=买者评价—生产成本市场最有效率也就是使得总剩余最大,这也就是当市场达到均衡时,总剩余是最大的,没有无谓损失。以此种分析作为工具,我们可以判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