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松风阁记(明)刘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松风阁记(明)刘基松风阁记.(明)刘基一雨、风、露、雷,皆出乎天[1]。雨、露有形,物待以滋[2]。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3],訇磕于虚无之中也[4]。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5],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6]。土石屃赑[7],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8],其声雄以厉[9];水荡而柔[10],其声汹以豗[11]。皆不得其中和[12],使人骇胆而惊心[13]。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14];叶之槁者?[15],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16]。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17]。盖松之为物[18],干挺而枝樛[19],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20],潇洒而扶疏[21],鬖髿而玲珑[22]。故风之过之[23],不雍不激[24],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25],涤昏秽[26],旷神怡情[27],恬淡寂寥[28],逍遥太空[29],与造化游[30]。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31]。金鸡之峰[32],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33],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34];稍大,则如奏雅乐[35];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36],又如振鼓[37],隐隐有节奏[38]。方舟上人为阁其下[39],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40],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41]。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42],夏不苦暑[43],冬不酷寒[44],观于松可以适吾目[45],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堰蹇而优游[46],逍遥而相羊[47],无外物以汩其心[48],可以喜乐,可以永日[49],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50],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51]?予,四方之寓人也[52],行止无所定[53],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55]。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56]。二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57],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58],未尽阅其妙也。至是[59],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60],因得备悉其变态[61]。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62]。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63],轇轕徘徊[64];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綉[65]。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塤箎[66],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67],剑槊相磨戛[68];忽又作草虫呜切切[69],乍大乍小[70],若远若近,莫可名状[71]。听之者,耳为之聪[71]。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73]。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74],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注释:[1]乎——于。[2]滋——生长,繁殖。[3]非若一—不像是。怒号——发出巨大的声响。[4]訇磕(轰科hōngkē)——大声。虚无——指天空。[5]愕(萼â)——惊讶。[6]悉——全都。[7]屃赑(细必xībī)——觿(希xī)龟的别名。觿龟是一种爬行动物,背面褐色,腹面淡黄色。碑下的石座一般都雕成屃赑的形状,取它力大能负重的意思。这里就是指石碑底下结实的屃赑。[8]谷——两山之间叫谷。[9]雄——雄壮有力。以——连词,意义和“而”相同。厉——猛烈。[10]荡——摇动

松风阁记(明)刘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