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学情分析:本节课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过程与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2、同学们,说到这里关于生命你有什么认识吗?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顽强的。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本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杏林子的文章《生命生命》(板书课题)看看杏林子对生命有着怎样的认识!4、齐读课题。5、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件事情加以概括。教师板书:飞蛾求生、砖缝中的小瓜苗、倾听心跳。3、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三、品读课文,体会蕴涵的道理1、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1)指名读第一个事例,划出让你感到震惊的句子。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2)交流汇报句子,谈谈感受。师:有没有一个词语让你有了特别的感受?(3)让学生伸出手来,感受一只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的飞蛾正握在我们手中,谈谈自己的感受。(4)如果你就是这只飞蛾,你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你又会对攥着你的人说些什么那?(5)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平均寿命有多少天吗?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呢?飞蛾的求生欲望是多么强烈!让我们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读一读课题:生命生命(6)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觉得手中的不仅仅是一只飞蛾,而是一个生命,一个不屈的生命。作者震惊了,于是忍不住放了它。齐读这段话,让我感受你的震惊。2、欣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小瓜苗。(1)仿照第一个事例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个事例。划出事例中让你感到震惊的语句。从所划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3)面对这颗小瓜苗你想说些什么?(4)想象自己就是一棵小瓜苗,你会怎么做?(5)指导朗读,指名读。3、了解坚强的杏林子。(1)教师示范读。(2)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划出让你感到震撼的句子。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3)让学生找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4)播
生命生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