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焦渣特征(CRC)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分类: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为粉末状或基本上是粉末状,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机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4、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微有银白色光泽; 5、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是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超过15mm。挥发分逸出后遗留的焦渣系表示煤在骤热下的黏结性能,它对锅炉用煤的选择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对于链条炉粉状焦渣的煤则容易被空气吹走,造成燃烧不完全,黏结性强的焦渣黏附在炉栅上,增加煤层阻力,妨碍通风;对于煤粉炉,黏结性强的煤则在喷入炉膛吸热后立即黏结在一起,形成空心的粒子团,未燃尽就被烟气带出炉膛,增加了飞灰可燃物。上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增加一次能源消耗,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焦渣特性类型对锅炉燃烧用煤的选择和指导都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焦渣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