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谈得来的,便成了朋友、知己。好的朋友,就像是一壶甘甜的米酒,越喝越醇。不管地处多远,来自内心的那份真情,犹如山间的泉水,清澈透明。真正的朋友,是交心的,是无私的。人的一生能够遇到这样的朋友、知己,算的上是幸福的。我和王老,相识于南昌。南昌一别,已有三年有余。这三年多来,王老遵守自己的诺言,每逢佳节总有书信问候,每次书信的到来都有惊喜带给我。然而我却因为自己的懒惰,总会找出种种的借口,不能及时的回信,有时干脆懒得回复,便以电话而代替。王老每次接到电话,心情总是那么好,用浓重的河南口音跟我说:哎呀,我的老伙计,&&。那种关心、问候,让我这个做晚辈的实在是汗颜。王老是一位离休的老干部,长期从事文化编辑工作,快80岁的人了,他总是用爱心帮助我,可惜我很不争气。思想懒散的我总不喜欢过那种严谨而拘束的生活,爱由着性子做事。想着了便做起来,不想做了就搁置在那里,没有时间的紧迫感。记得2010年的冬天,王老要出版他的《金源墨韵》一书,让我给他写一篇序文。我知道他是想指导我,提携我,让我在诗书画上的创作上再进一步。倒是自己,没有那份进取,硬是迟迟没动笔,他每次就打电话询问我,拖了一月有余,我才寄给他。翌年的三月份,他的书出版了便寄了两本给我。没过多久,他便把他写的一首诗又寄给我,让我修改,抄写打印给他。为了咱二人的友谊长存,题南昌欢迎宴会(律句诗对)墨友满堂会赣都,痴人受邀二重游。借光凿壁益我智,立雪程门将兄酬。百谢无私东道主,千君有待再回首。神州国粹花正放,笔会恰逢正蔚秋。接到这样的书信和诗句,我感到王老真是一位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好干部,一位有学识的文化人。朋友之间贵在交心,杜甫有诗云: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论调。我细细品味,细细思考,结合当时的环境,将我的看法流于笔下,回复于王老。墨友满堂聚洪都,痴人受邀二度游。借光凿壁益我智,立雪程门将兄酬。百谢无私东道主,千君有待再回首。诗书画印才尽放,笔会恰逢正遇秋。我们就这样书信往来,算的上是一种
忘年交,诗书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