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人武部荣誉室(大版面)基本情况稷山,是农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华夏文明根源所在和发祥地之一。北魏太和11年(公元487年),本境始独立设县治为高凉县;隋开皇18年(598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沿称至今。稷山县处在运城市北端,汾河下游。东临新绛,西接河津,南依稷王山与闻喜、万荣相连,北靠吕梁山与临汾的乡宁接壤,全县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686平方公里。稷山县人民有着长期的抗战历程,早在1925年,稷山第一位共产党员张汉民曾身衔使命,回乡策动起义;1936年红军东征队伍路经稷山,在蒋阎白色恐怖中播下了革命火种;1937年,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北上抗日,途经稷山,迅速掀起了当地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潮;1938年,抗日县长陈捷第率部收复稷山县城,全歼守城日寇,威名震动三晋;抗战初期,孙定国率领212旅在稷王山一带痛歼日寇,连战连捷;国军将士在稷山一带殊死抗敌,血染后稷大地;1946年,我八路军游击二中队飞兵奇袭敌占区,智夺阎军运输大队,成为著名战例;1947年4月稷山解放后,全县人民父送子、妻送郎,参军支前热情十分高涨,有力地支援了“三打运城”战役和解放大军下西南。1950年,在杜启明反革命暴乱的危急时刻,稷山县人民武装部和武警部队、公安战士一道,浴血奋战,冒死出击,一举平息暴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建国六十多年来,在军分区党委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人武部不断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探索国防动员新方法,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手段,大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人武部带领下,民兵预备役人员始终积极努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参加抢险救灾等活动,不断促进全县“五个建设”全面发展,为共同构建和谐稷山、富裕稷山、幸福稷山、美丽稷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版)一、前言近年来,我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体要求,按照强素质、干事业、树形象、保安全、争先进的思路,狠抓部团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创新发展,单位整体呈现出党委班子坚强有力、单位管理正规有序、军事训练扎实有效、安全形势较为稳定的良好局面。自1996年以来,曾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我县具有优良的双拥传统,军政军民关系非常融洽,因此曾被国家民政部和全国双拥办公室表彰为“爱心功臣先进县”,连续五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县”。(2版)二、组织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稷山县人民武装部成立于1950年4月,其前身为稷王山革命根据地成立的稷麓县(今稷山县)、稷河县民主政府所设立的人民武装委员会,1948年8月合并后成立稷山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经过了稷山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稷山县人民武装部(—)——稷山县兵役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稷山县人民武装部(—)——山西省稷山县人民武装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稷山县人民武装部(—至今)六个阶段。人武部现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编制干部8人,战士1人,职工6人,辖8个基层武装部,编配专武干部9人,共8个民兵营,202个民兵连,民兵28388人。(3版)三、领导名录稷山县人武部历任主官序号姓名职务籍贯1王怀仁武委会主任(—)部长(—)兵役局长(—)部长(—)山西省稷山县2杨海川政委(—)山西省平顺县3巩玉发部长(—)黑龙江省富锦市4信增福部长(—)政委(—)山西省定襄县5柴安祥政委(—)山西省河津市6宁新民部长(—)山西省临猗县7陈立定政委(—)山西省芮城县8薛志远部长(—)河南省内乡县9张高学部长(—)山西省夏县10周寅政委(—)山西省运城市11李玉山部长(—)山西省襄汾县12柴洪江政委(—)山西省河津市13李金章政委(—)河北省盐山县14李宝珠部长(—)山西省平陆县15王冠军政委(—)河北省抚宁县16王建武部长(—)山西省临猗县17王云亮政委(
武装部荣誉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