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我国唯一内陆型、唯一空港加水港区双功能的保税港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庆保税港区将在2015年前全面建成,一期工程()于2010年5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重庆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位于江北寸滩,包括长江中上游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及周边交通枢纽,致力于发挥保税仓储、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填补了内陆型保税港区的空白。空港功能区位于渝北两路,无缝对接国内首批规划建设4条跑道、内陆最大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致力于发挥保税加工、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产业企业落户。重庆保税港区依托“一区双功能”独特优势,凭借两江新区先行先试权,通过政策创新和功能拓展,集聚国际国内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将成为辐射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生产加工基地、外贸物流枢纽中心、国际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口岸。港区规划:特有的“空港+水港”模式--水港功能区:,由口岸作业区、保税仓储区、保税加工区、海关查验区、综合服务区五部分构成。口岸作业区-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是长江中上游技术最先进、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专用码头。目前已建成5个集装箱泊位,2个滚装码头,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到100万TEU,滚装汽车30万辆。最终可形成7个集装箱泊位,2个滚装码头,年集装箱吐能力达140万TEU。,主要包括口岸作业区、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区、海关查验区以及综合服务区,目前各项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信息系统已全部建成。水港功能区集中发展体积相对较大、时间敏感性相对不高的保税物流、商品展示、简单加工、国际贸易、多式联运、分拨配送业务以及信息服务、涉外金融、保险、咨询、结算中心等综合业务。在水港功能区东侧,规划有2平方公里保税港区商务生活配套区。--空港功能区:,由航空货站区、保税仓储区、保税加工区、海关查验区、综合服务区五部分构成。,主要包括航空货站区、保税仓储区、海关查验区以及综合服务区,目前各项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信息系统已全部建成。空港功能区集中发展产品附加值高、体积小、对时间敏感度高的保税物流、国际贸易、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商品展示等产业。在空港功能区周边,规划约30平方公里的配套发展区,包括商业配套区、产业配套区和生活配套区。主要功能按照“境内关外,全面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目标模式,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要提供和扶持的功能有:--国际口岸功能:包括寸滩港口岸区域及江北机场口岸区域,主要开展货物装卸、拖运、存储等货运口岸作业业务。--保税物流功能:保税物流功能主要满足重庆市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的现代物流业需求,吸引国际及国内著名物流公司前来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综合集拼、保税货物存储、国际分拨和国际中转等业务,重点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开展买家指定集运业务,推广实施VMI和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