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谷城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简报第28期谷城县教育局办公室2012年1月9日冷集镇中心学校家访做到“六要六不要”一要设计好方案,目的明确,不要毫无准备。走访也要象上课一样做好准备,拟定时间、地点、走访对象,要事先了解走访对象的思想状况、成绩状况以及在校表现等,知道走访的学生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哪些需要家长去解决,哪些需要家长协助教育的,走访教师都要一一罗列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家长从教师那里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校,教师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状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等,从而实现家校携手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二要实地走访,不要以电话、网聊等代替走访。俗话说“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教师走进学生的家里,不仅是距离的拉进,更是心灵的贴近。有些教师为图方便,给学生家长打个电话或是网上聊聊天一带而过,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电话、网络虽然也能交流,但是电话不便长谈,网络更是虚无缥缈,我们根本不知是否是家长本人,也看不到学生的家境及周围的环境,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学生的另一片生活天空——家庭。三要真心实意对待家长,不要歧视、训斥家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逐步富裕起来,但是还有少部分农村的家庭生活困难,家庭条件比较差。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嫌贫爱富,在贫困学生的家庭里,我们更要坐下来,接过学生家长给你倒的茶,不要嫌这脏那脏,更不要刚说两句就走人。这样的家庭更渴望孩子能从校门走出去而出人头地,所以我们更要热情的与其家长交心谈心。在一些调皮、学纪双差的学生家中,我们不应告学生的“状”,让家长产生愤怒,让学生记恨老师,更不能训斥家长:为什么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整天在忙着做什么等。这些都起不到家访的初衷: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寻找教育好学生的正确途径。四要挨家挨户走访,不要走马观花。家访切忌形式主义,走到为止。这样的家访必将劳而无功,不仅没有实现家访的目的,反而有损教师的形象,让老百姓感觉老师虚浮不做实事。五要建立档案,因材施教,不要访完后就结束工作。走访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是单纯的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因此走访完之后,要对走访的学生建立档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记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家访过后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指导学生如何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并跟踪调查,做好记载。六要及时向家长实情反馈,适时回访,不要一次家访就结束。通过走访后,学生有哪些好的转变或不足,教师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回访。(李小艳)盛康镇中心学校有效“家访”解决学生辍学该校注重“课外访万家”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全员参与访问全体学生,针对乡(镇)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教师有针对性地整理家访手记,班主任撰写家访分析报告,学校梳理学生辍学原因,制定措施控制学生辍学。一是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要求教师多带点“东西”进课堂,增加课堂吸引力。二是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与知识辅导,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他们学有长进。三是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通过申请特困生生活补贴,师生捐款捐物,学校免生活费等形式,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四是宣讲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思想。2010——2011学年度学生辍学率降到新低,达到基本无辍学初中标准。(陈喜道)家访让学校教育更精彩“老师,再烤一下火,外面冷得很……”我校几名老师一行从谢晓彤家走出来时,家长盛情挽留,这只是东湾中心小学小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一个缩影。 秋季以来,五山镇东湾中心小学小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访前准备,彰显人文关爱“走,到龚倩倩家去,她爸在深圳打工,妈妈在做小工,中午在家,一会就要走了,我们得快点。”两位老师急匆匆向学校附近龚倩倩加赶去。 为将家访落到实处,学校做足访前工作。一是摸清情况,有的放矢。家访前,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特别是新接手的班级)一起要对家访学生做好摸底工作,对其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同时力争做到对家长有所了解,以便在家访沟通时使用合适的交流策略。二是提前预约,合理安排。家访前,教师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与地点,并合理安排出行方式与路线,提高效率。 ◆深入家庭,沟通交流无限“老师,我这孙女从小岁开始,这个孩子基本我们爷爷奶奶抚养,我文化水平有限,做隔辈的也只能管个生活,学习上还请老师严加管教。” “老师,我孩子说你像妈妈一样对我们好!” “现在一年级刚刚起步,您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区分好学习、玩耍、休息的时间,帮他培养好习惯。”“感谢您对学校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今后我们一定改进工作。”一句句朴实感人的话语,一幕幕温馨和谐的画面,似春雨,如春风、滋润心田。“通过一次次的家访,我认识到家访不再是尊者的说教,而是朋友式的交流;不再单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一种方式,
比、访简报第28期.doc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