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论文论医教结合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教育学部本科2013级特殊教育专业2220杨璐摘要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作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探索的一种途径,受到特殊教育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医教结合”的含义、意义,医教结合的技术条件,医教结合实施的政策背景,并简要提及特殊学校实施医教结合面临的困惑以及解决的途径。关键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含义背景困惑正文伴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的医学概念已在更新,其范围也在扩大,已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4个分支组成。其中,与特殊教育密切相关的是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提及特教与医学,就不得不提到医教结合。医教结合是在幼儿园、学校等特殊儿童教育机构中将医疗康复和教育训练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融合教育,将二者融于一体,以此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医教结合”的含义、意义在当前实践中,人们已经对医教结合进行了一些论述和总结。有的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医教结合是一种简称,它应当包括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多种干预、潜能开发等内容。有的站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角度,认为“‘医教结合’就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有人试图对“医教结合”进行较全面论述,指出:医教结合是指采用医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残障儿童实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对于学科结合而言,“医教结合”是一种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深度合作的理念和追求,即这两个交叉学科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以促进两者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来说,“医教结合”是一种基于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与教育的综合服务模式,不同于一般学校中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基于医院为病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模式。这些论述从多个方面阐释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反映出它是一种综合、跨学科、跨专业的理念。现代医学能够对特殊儿童的许多功能缺陷进行补偿和重建,在功能补偿和重建后特殊儿童面临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接受学校教育的需求,二是得到听觉、言语、认知、运动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的需求。这两个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却又相互冲突,在医院或康复机构只能得到医疗康复的训练而缺乏教育的训练,在教育机构只能得到教育训练而缺乏医疗康复的训练。医教结合将教育与康复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一矛盾得到有效解决。采用医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残障儿童实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单一的医疗或单一的教育,其资源是有限的,加之社会传统家庭育儿观念的左右,使很多有不同障碍方面问题或疑似问题的婴幼儿,不能被及时发现、诊断,因而延误或错失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机,造成这些儿童在语言、认知、交往、情感等方面发育上的滞后。而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可使得过去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有效地进行整合,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能够使障碍发现的时间前移,使得早期干预走进家庭,使家长能够科学认识自己孩子残障的原因,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到早期干预的行列中来,并主动与多学科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和干预的合力,使更多的身心障碍儿童得到早期成功的康复,达到使婴幼儿及其家庭都受益的共赢效果。医教结合的技术条件康复医学是通过功能的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帮助患者恢复其
特殊教育学论文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