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队长事迹材料车队队长事迹材料篇一:车队事迹扎根基层敬业奉献追求卓越——西安市雁塔区市容园林车队事迹材料雁塔区机扫队2006年成立,2009年10月车队更名为雁塔区市容园林车队。承担着全区道路洗扫、洒水以及行道树、绿化带、绿地广场等的浇灌养护工作。成立7年来,车队由最初的4辆扫路车增加到现在的27辆,洒水车由最初的1辆增加到现在的多用途高压洗路车、洒水车15辆,车型由最初的2种增加到现在的12种,人员由最初的6名增加到现在的55人。国有资产近1500万元。安全清扫、冲洗路面总里程由最初的年10万公里增加到现在的年近1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使雁塔区的道路机械化作业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近42%。现在车队的出勤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连续三年在全市年度考核评比中出勤率获得第一。严格培训竞聘上岗七年来,车队的车辆逐年增加,新聘用的驾驶员技能参差不齐,为了尽快使其成为合格的专项车辆操作人员,车队实行传帮带,以老带新,利用空档时间由队长、班长和技术能手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作业时跟车指导。比如:扫路时扫刷、吸盘的高度,倾角往往因调整不当及喷水嘴堵塞而造成垃圾遗漏和扬尘现象,这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工作效果。同时对新聘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学习讲解,最后经技能、专业知识、交通法规考试合格,通过试用期后正式上岗。为了大家忘记小家多年来,车队的所有队员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工作时间比常人每天多3--4小时,如遇重大活动或特殊天气、加班加点的清扫、冲洗、浇灌,几天不着家已经习以为常。车队工作枯燥、单调、周而复始。清晨,当多数人还在梦想的时候,队员们已经进行第一次普扫。多年来,车队人员几乎没有因迟到而影响工作,有部分队员家离车队较远,唯恐迟到耽误工作,索性就住在宿舍,只有在轮休时回家,家人常常抱怨,家在队员的心中好像成了“旅馆”,总是来去匆匆。队员张福成已在车队工作六年,家在南郑县常年都在车队,经常在工作岗位。只在春节回家几天。作为一名老队员时时处处发挥着带头作用。经受考验尽职尽责为了雁塔区的道路干净整洁,作为一线工作人员,难免与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打交道,不理解或者摩擦在所难免,多少次的不理解,多少次的冷嘲热讽、刁难谩骂,队员都忍了、让了,心里只有一个标准:做到安全行车、文明作业、干好工作。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给市容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道路上到处是积雪、冻冰难以融化。要尽早的除雪消冰,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刻不容缓。扫路车因气温低不能正常作业,车队以雪为令,进行定车、定员、定路段,全面对辖区内的路段撒融雪盐。为了发挥融雪盐的最大作用和节约的原则以及人员的安全,保证抛洒的融雪盐不落入绿化带影响植物来年的生长,队员们放弃了用铁锨撒盐,改用碗撒。常常双手冻僵几乎连碗都拿不住,下雪的夜晚,在刺骨的寒风中,汗水、雪花将队员冻成了“冰人”。为了覆盖均匀,有些队员就扛着盐袋步行撒,尽最大努力使冰雪融化。工作中没有一名队员叫苦喊累,没有一名队员无故迟到、请假。就连那年的除夕、春节全队人员都是在自己清除路面积雪的工作中度过。整个冬天,队员齐心协力一碗一碗的撒了80多吨盐。比用其他设备抛洒节约用盐30多吨,节约资金36000多元。在那个难忘的冬季,每当队员们浑身疲惫的回到宿舍时,看到路面上的正在融化的冰雪,看到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他们的内心感到了由衷的喜悦,(转载于:考试网:车队队长事迹材料)感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感到了做为市容环卫工作者的那份骄傲和自豪。建章立制人性管理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积累,认识到干工作不能仅仅凭一腔热情,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制度来管理。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化的运行机制和规则,进一步达到促进工作和创新工作思路的目的。经过在工作中不断调研和摸索,车队相继制定了《班长职责》、《驾驶员职责》、《车辆操作标准》、《扫路车、洒水车作业规范》、《驾驶员作业评分考核细则》、《车场值班员职责》、《炊事员操作规范》、《内务管理标准》和《四定方案》等一系列规定。车队详细掌握每名人员对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关心了解队员,对于家庭困难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适当给予照顾。从而提高队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制度实施以来,车队的管理顺畅了,工作有条理了,大家有章可循了,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高,常常在扫路车作业和绿化养护时多次捡到钱包、证件等物品,都会想方设法联系失主,物归原主。库管员张瑛是一名在部队服役多年的老同志,把部队的优良传统、过硬的工作作风带到车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工作中十分节约,能修复的部件千方百计修好再利用,库房配件摆放整齐有序,配件出入库登记详实无误,等等不胜枚举。再就是原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迎刃而解,道路清扫、冲洗、绿化养护,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车队制定的制度不仅为市市容园林局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
车队队长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