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认定目标。1、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长亭送别》。这是一首表现人们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歌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友人而伤心落泪,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唐代有一位特别伟大的诗人,他就是——李白。(出示李白图)对于李白,同学们了解多少呢?(指名说了解的李白)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繁星,那么李白就是最耀眼的一颗。这位伟大的诗人,也创作了许多送别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经典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方法指导,自主学习。(1)这首诗题目这么长,要读好可不容易。首先要读好其中的三个生字。出示生字,谁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2)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指生读。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3)练习写“孟”:第一笔是横撇,上面的字要写的扁一点,为下面的皿字底让地方,体现汉字的礼让之美。学生练习写。展示,评价。(1)读会了这三个词语,大家能初步读好课题了。这个题目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知道黄鹤楼吗?PPT(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对,这是一首送别诗。)☆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谁?PPT(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扬州可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当时国际上有名的大都市。李白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扬州游玩过一段时间,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闹的城市。盛夏时节,他和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之”是什么意思?(去、到。)(3)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已再读一读题目。(4)同学们,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1)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人》《别董大》《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风流潇洒,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相间恨晚,无话不谈,彼此不再寂寞。快乐相处之后的离别,显然是那样难舍难分。(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读诗题吗?指生读后齐读。(3)对,我们这才算真正的“读懂诗题”。(板书:读懂诗题)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三、合作交流,探求规律。,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你能做到吗?来,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板书:读通诗句)出示两个生词,指名读,齐读。?(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辞”平舌音,“唯”)3、读出诗的节奏感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