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徐厚钜班级:六(1)学科:语文累计课时课题13、牛郎织女计划2课时学习目标1、能独立正确、流利地阅读这个故事。能复述这个故事。2、学住它们,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并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6、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学习重点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习难点复述这个故事,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预习导航★预习提纲一、学情调查1、民风民俗连线。(不仅会连,还能讲一讲由来,那你就太了不起了!)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民间故事知多少。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引导: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型。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嫂子牛棚衰老趁机挣扎气势汹汹暴跳如雷转眼间霎时间2、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二)展示交流: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易错的“字音”_______________易错的“字型”____________________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二、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学习引导:◆人物认识:1、同学们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图中有哪些人物?2、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感知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做记号。2、自主学习: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二)展示交流1、交流文章主要人物。2、交流课文脉络。三、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初步学习相识前、相识中学习引导:再读课文,思考: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1、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2、分析探究:老师将和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二)展示交流1、小组内交流。2、全班汇报。预习反馈探究研读一、学情调查1、课文中除了牛郎、织女,还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在这个故事中又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2、从这个民间故事中,你除了认识几个人物,还有哪些收获?二、合作探究(一)学习引导——说说牛郎、织女的相识◆自由读课文,思考:相识前的牛郎是个什么样子的?相识前的织女呢?他们之所以能相识,离不开的是谁?(1)细读第1-6自然段,采用边读边思边圈注的方法,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收获。(2)反复品读第2自然段,画出中心句。体会牛郎和老牛的关系很不一般。(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原来”的不同意思,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4)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展示交流1、交流牛郎织女印象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二)学习引导——说说牛郎织女的分离牛郎织女在老牛的牵线下相识,书中也为我们描绘了他们幸福生活的场景,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却只能在每年的七夕节相会,这都是谁导致的呢?◆学习课文
牛郎织女导学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