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郑州轻院民族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原始凭证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2级会计电算化3班学号院(系)财经系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11原始凭证失真的现状 2原始凭证失真的表现 2原始凭证失真的手法 32凭证失真的原始原因 3社会环境因素 3人为因素 4法制因素 5会计因素 53原始凭证失真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6原始凭证失真的风险 6应对原始凭证失真的对策 7结束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原始凭证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原始凭证从内容到形式越来越繁杂,它的失真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工作者,在会计界是一个顽症。原始资料发票的真实性更是令人担忧,如今在会计事务工作中已经难以见到十分规范的原始发票,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法》实施以来,虽然会计信息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原始凭证失真现象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遏止,造成国家资产流失,财产损失,税收减少,因此对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的治理,是当前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原始凭证失真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解决办法,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原始凭证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杜绝原始凭证失真现象的再次出现。关键字:原始凭证/失真/风险/应对措施1原始凭证失真的现状原始凭证失真的表现原始凭证失真分为故意失真和非故意失真。故意失真则是指在管理当局的授意或自身的利益驱逐下,利用会计规范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所构成的失真行为。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因素导致的失真行为。两种形态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本质是不同的。故意失真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基本要素不全当前,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等七项基本要素和一些相应的必要的附件。但是实际工作中,原始凭证缺少基本要素的情况普遍存在。最为常见的现象有:票据缺日期;一些凭证仅有合计金额,不显示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及单价,模糊了经济业务的过程与性质;一些凭证没有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俗称票据抬头),模糊了凭证真实来源,特别是餐饮支出、办公支出等;有的发票甚至没有印章。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填制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原始凭证的使用有悖于票据管理的规定这方面的现象大多表现在以货币收付凭证代替实物收付凭证,以自制凭证代替外来凭证,以非购销凭证代替购销凭证等。如购买商品以普通的收款收据代替正规发票;在自制原始凭证方面,很多时候经办人为了图方便擅自代替验收人签名,甚至是冒充领导的签名,使原始凭证丧失了其真实性和严肃性。这些行为很容易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财产受损。 利用原始凭证造假主要表现在,(一)是用过期作废的票据报销;(二)是用伪造的假票据报销;(三)是对于一次性套写的发票,不按规定套写,而是直接在发票联上书写;(四)是对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文字等进行非故意失真一般表现在由于会计人经办人员的素质高低或意识疏忽导致原始凭证的填写错误。如接受凭证单位名称出现同音异字,甚至是错别字。但是涉及数字金额的错误,如原始凭证上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大小写数字不规范、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等却很容易造成多付或少付资金,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涂改、挖补等,从而达到掩盖真实经济业务,套取资金非法牟利的目的。 原始凭证失真的手法原始凭证失真最常见的手法为私费公报,主要表现在一些商品经营者为了追求“回头客”以赚取最大利润,用虚假的原始凭证做掩护,大肆进行“权”、“利”交易。除此之外还有少支多报或多收少记,这是指支方少支多报,收方多收少记; 改变资金用途使用公费行贿;假借正当名义公费报销;用其它真实业务发票顶替。2凭证失真的原始原因社会环境因素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指国务院财政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的查帐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9]但当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会计管理体系与执法体系不统一《会计法》第23条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如此。由于存在上述原因,约束了会计人员
原始凭证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