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摘要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成果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产值324元,提高到产鲜果4725kg/hm2,产值7560元/hm2,产量和产值提高了23倍。2009年以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油茶;低产林;-5739(2011)09-0204-02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名茶果树、茶油树、白花油茶,属山茶科茶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充分利用我国荒山资源,实现我国食用植物油木本化,解决我国因长期食用植物油而出现的草本化、粮争地、每年需大量进口食用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结合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全国18个省区,利用荒山荒地,计划在“十二五”。云南省是西南高山区油茶发展的重点省之一,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荒山资源较多和劳动力富余,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处于荒芜状态,年产油茶籽1万t左右,产值1亿元,平均产值仅2835元/hm2,单产低、效益差。如果能通过科学改造,提高老林产能,既使油茶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又让群众真正体验到油茶种植的价值所在,为推动油茶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1]。基于此,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研究站2004年开展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在广南县莲城镇东峰水库边设立改造试验地。现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总结如下,以供气候相似区参考。 1低产林改造试验地基本情况低产林改造试验地设在广南县莲城镇东峰水库边,面积为20hm2。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处于西南边陲,是云贵高原向桂东延伸的斜坡地段,属于滇东南岩溶山原,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0′~105°36′,北纬23°29′~24°28′。境内气候为高原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年温差较小,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长,日照比较充足。,雨季在5―10月,旱季在11月至翌年4月,雨量多集中在6―10月,干湿季节比较分明,四季区分不明显,相对湿度为70%~80%,℃,极端最高、、-℃,≥10℃~℃。年均日照时数为1857h左右。初霜期一般为12月初,于2月初结束,持续304d均为无霜期。试验地土质为黄红壤,,海拔高度为1300m。,产值仅324元/hm2,但经过6年的努力改造,鲜果产量达到4725kg/hm2,产值达7560元/hm2,基本形成一套适合西南高山区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措施。目前,该技术在云南省推广的经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