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辙《六国论》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辙《六国论》教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字,整体把握课文。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3、能够正确翻译文章。课时安排一课时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父苏洵、兄苏轼均以文学著名,后人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朗读课文疏通文言现象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1、郊:泛指国土。2、野:泛指国土。3、冲:交通要道。4、山东:战国时称崤山以东地区。5、忧:担忧。6、忌:顾虑。参考译文:秦国与诸侯们争夺天下的地方,不在齐、楚、燕、赵诸国,而在韩、魏的郊区;诸侯们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方,也不在齐、楚、燕、赵诸国,而在韩、魏的边境。对秦国来说,韩、魏二国的存在,好像人的心腹有了疾病。韩、魏二国堵塞了秦国的交通要道,掩蔽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没有哪里比得上韩、魏两国。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收取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收取魏国。秦昭王在韩、魏没有真正降服时,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等地,范雎便感到担忧。由此可以看出秦国所顾虑的事情。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1、而秦之攻燕……:然而,表转折。2、附:归附。3、故:缘故。4、障:屏障。5、而使秦人……:却,表转折。6、委:丢弃,听任。7、区区:形容小。8、折:折服,屈服。参考译文:秦国出兵攻打燕、赵二国,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魏二国去攻打别人的国都,燕、赵二国会在前面坚决抗拒,韩、魏二国会在后面乘机截击。这是军事上的“危道”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二国是其他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在那里随便出入,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大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二国,让他们去抵挡虎狼般的强秦,他们怎能不转身投入秦国的怀抱呢?他们既然转身投入了秦国的怀抱,秦国的军队便可以通过他们那里攻打东方的各诸侯国,从而使天下各国都遭受战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

苏辙《六国论》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