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沈佳奇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42 学号:2014013679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李清照的生平这一方面的检索。主要运用了“万方数据知识平台”检索。首先在主搜索界面呢输入关键字“李清照”,发现文章太多。然后运用高级搜索,在关键字和摘要中输入生平,出现较为详细的学术论文这下就可以检索我们需要的资料了正文:李清照(1084—11557)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靳奉尘发表《李清照故里在章丘》(《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1月8日)一文,出示了李格非的撰文。以证明李清照的故里确实是在章丘,这一观点对李清照的故里在济南或在历城的诸说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至此,似乎李清照的祖籍当在章丘已不成问题了。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女时期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曾屏居青州,具体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李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李清照及其夫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当亦取其中之雅意。“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金石录后序》)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如《一剪梅》等;后期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如《声声慢》《武陵春》等。二、李清照之评价历来对李清照高度的评说不是信口雌黄的,有文献考证:☆况周《翥风词话》卷二便说:“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明时杨慎《词品》:在衣冠,当于秦七、黄九争,☆沈去矜:男中李后主,太白,故称词家三李。17己☆《四库提要》: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词苑丛谈》: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日:“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白雨斋词话》;
李清照生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