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负责人:张玉红立项时间:2011年4月结题时间:2011年9月课题来源:2011年丽水市教学科学规划课题承担单位:遂昌县新路湾小学目录《运用歌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结题报告5《运用歌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结题报告6一、研究背景6二、研究的意义7三、理论依据7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7五、实验研究目标9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0七、预期研究成果10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11九、研究后的思考11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12《运用歌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研究方案13《运用歌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研究方案14一、研究背景14二、研究的意义14三、理论依据15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5五、实验研究目标15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6七、预期研究成果16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16歌谣集18一、“数字歌”(1)18二、“数字歌”(2)18三、行为规范歌18小学数学低年级使用歌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27巧用歌谣——构建活力课堂31总结浓缩知识歌33歌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用33让数学歌谣进入教学课堂39妙用歌谣焕发数学课堂的迷人风采40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43一结题报告《运用歌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关注人”。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数学课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课堂,而且要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也可以把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歌谣融合在一起,用歌谣陶冶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几十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们总感觉数学课堂不如体育课那么活跃;不如音乐课那么优美动听;不如语文课那么令学生如痴如醉;总感觉有一些压抑、有一些沉闷……特别是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占课时数的五分之二,假如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数学,那么,数学课堂将变成一潭死水,生龙活虎的小学生就备受煎熬,更谈不上什么高效的课堂。有责任心的一线教师,怎么忍心看着天真活泼的孩子从小就失去童趣呢?更何况违背了现代社会所强调的提质减负高效课堂的观念;违背了数学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呢。如何激活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变得热情洋溢、学得兴趣盎然呢?我们试着把语文课中一些诗意化的东西引用到数学课中来,比如歌谣、一些感人的故事……结果学生学得异常的轻松、愉快。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学数学,是我们新路湾数学教师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问题一: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数学学困生的困难还是缺乏兴趣、信心和策略,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到了中高年级,数学知识,数学内容增多,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长期以往,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严重。问题二:近年来,我校数学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这些方法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这些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仅从几份试卷只能看出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不能看出学生的数学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研究,根据生源及班级人数情况,我们提出了运用歌谣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研究课题。二、研究的意义人们常说,“幽默”是一种特殊“细胞”.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一剂有效的调味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歌谣的教学作用,就能创设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增加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一方面教师能做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学生也能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从而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由于概念比较抽象且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借助歌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三、。形象记忆和与词的抽象记忆是相辅相成的。歌谣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而歌谣是可激发儿童对数学概念的抽象记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右脑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的脑,感情的脑。音乐形象和进行活动是开启右脑的金钥匙。。建构
2011年课题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