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筑梦天下,我是周瑛琦。在本次世博会上有一座紫色的场馆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它就是日本馆“紫蚕岛”。紫色象征着高贵,而像蚕茧一样的外形,则暗含着蚕破茧而出、重获新生。或许,日本馆的设计,正反映出现在的日本想借这次世博会的机会像蚕破茧而出重振经济的美好愿望。就像日本近代史的许多事件那样,日本都是通过某次大型盛会一扫阴霾,而在此过程中,日本所兴建的建筑无疑首当其冲地扮演者一个象征、一把冲锋号的角色,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说到的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世界著名建筑代代木体育场。解说:它是二战后的产物,如武士般隐忍克制,却又像利刀般锋芒毕露,凝聚着大和民族复兴经济和国力的愿望。它聚集着世界友谊,如菊花般纤柔,却盛放激情和欲望。当战机呼啸富士山、当艺伎不再涂抹脂粉、当这片国土成为原子弹的试验场,这座历经过侵略与被侵略的孤岛,缘何能在藩篱推倒之后崛起、腾飞?37年前的一次盛开,又是如何能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转折点?筑梦天下,我们一起走进国立代代木体育场,触摸东京都的昨日黄昏与今日黎明。解说:1945年8月15日东京时间中午12时,日本军民都奉命聚集到收音机旁,以颂扬“万世一系”的天皇为主题的国歌《君之代》首先响起。接着,一个男声从收音机中传来——这就是日本民众首次听到的“御音”。此刻,他们虽多不知公告内容,却明白一个事实:日本战败投降。解说:至1945年10月,东京人口下降到349万,仅是战前的一半。被战机轰炸一百多次的东京,大部分地方成为废墟,日本失去了近一半的国民财富,经济混乱,物价飞涨,失业率屡攀新高。解说:1951年,美国结束对日本的占领期,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在此之后,日本开始通过一系列措施,谋求经济和政治上的国际地位。然而当时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日本还是战后的一片废墟,MADEINJAPAN也往往与“价格低、质量差”的印象联系在一起。日本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外的成见,而举办奥运会就是最好的宣言,日本人期盼奥运的相关建设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复苏。解说:1940年奥运会原本确定由东京承办,但推行军国主义的日本毁约弃权,导致那届奥运会流产;50年代,战后的日本申办第17届奥运会,结果败给罗马。但日本人却在申办路上越挫越勇,而他们的执著也终于取得了成果。继争取到1958年第3届亚运会举办权后,东京如愿以偿地获得了1964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而这也是奥运会第一次走进亚洲。日本沸腾了。解说:该兴建怎样一座体育馆,以迎接这一次寄托日本人复兴厚望的奥运盛会?又有哪位建筑师,能够担此重任?全日本在期待。主持人:在体育界,日本人一向以机灵、执着著称。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一次国际性运动会上,发生过一件趣事:在撑竿跳场地,日本选手佐向代·富士开始试跳,他从容不迫地走近沙坑,把撑竿深深插入黄沙,紧接着四肢并用,像猴子一样迅速爬到足够的高度,越过横杆跳了过去。让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瞠目结舌。评委会经过商议,判定富士的成绩无效,并规定撑竿跳必须先有一段距离的助跑。谁知这同样难不倒这位日本选手,他按规定先朝沙坑加速跑,到了撑竿架前猛然止步,重新插好撑竿再次爬杆、跃过,让人们再次哭笑不得。通过这件奥运趣事,日本人的鬼机灵和执着可见一斑,而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上,日本人也同样表现出了他们的机灵和执着。解说:日本获得1964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政府聘请当时日
代代木体育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