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课。本组教材是围绕“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专题来安排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赞扬了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二、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品读中感受文章的中心,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教给学生学法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阶段,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篇课文我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 “花港、清澈、鱼缸、一丝不苟”等词语。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教学设计:一、引导:同学们,喜欢金鱼吗?(示课件:金鱼。)鱼儿都生活在哪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鱼儿却游到了纸上。示课件,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写:27、鱼游到了纸上。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说。问得好,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是谁让它游到了纸上呢?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认读生字:出示课件,这些词语难不倒你吧?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正音。4、词语认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我们在说主要内容时,要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一位――的青年,在玉泉边观鱼、画鱼,别人评价说他的鱼游到了纸上,他说鱼游到了心里。)总结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板书三、品读课文。1、同学们很会读书,让我们再来看我们的问题:“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好像在纸上游动)2、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学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3、那么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你从哪儿读出来的?“他高高的个子、、、、、”你善于从文中提取信息,真了不起。“、、、、、原来,他是个聋哑人。”善于联系上下文读书。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使我们好像看到了这位秀气的青年。齐读。4、这位青年是怎样画鱼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