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t 分析法Tweed三角分析法主要测量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所组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面三角形的三角。(1)眼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以下颌下缘的切线作为下颌平面。(2)下中切牙-眼耳平面角(FMI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眶耳平面的交角。(3)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交角。t 分析法Wylie分析法此分析法是对牙颌面形态结构深度及高度的测量。所有的测量主要是线距的测量。面部深度测量以蝶鞍点作为测量座标,以眼耳平面为基准平面,由蝶鞍中心和所要测量的各标志点向眼耳平面作垂线,测量标志点垂足与蝶鞍点垂足之间距离,或测量标志点垂足之间的距离。(1)髁突后切线-蝶鞍中心(co-s):髁突后缘和蝶鞍中心向眼耳平面作垂线,两垂足间之距离。代表下颌的位置。(2)蝶鞍中心-翼上颌裂(Ptm-S):蝶鞍中心垂线至翼上颌裂垂线间的距离。代表上颌的位置。(3)上颌长度(ANS-Ptm):翼上颌裂垂线至前鼻棘垂线间的距离。(4)翼上颌裂-上第一恒磨牙(Ptm-6〖TXX-〗):翼上颌裂垂线至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垂线间的距离。用于代表上牙弓的位置。(5)下颌长度(mandible length)此测量不在眼耳平面,而在下颌平面上进行。由髁突后缘作切线垂直下颌平面,再从颏前点作切线垂直下颌平面,测量两垂线间的距离。(6)全面高(N-Me):鼻根点至颏下点的距离。(7)面上部高(N-ANS):鼻根点至前鼻棘的距离。(8)面下部高(ANS-Me):前鼻棘至颏下点的距离。(9)N-ANS/N-Me×100%:面上部高占全面高之百分比。(10)ANS-Me/N-Me×100%:面下部高占全面高之百分比。t 分析法Downs分析法(1)骨骼间关系的测量:1)面角(facial angle):面平面与眼耳平面相交之下后角。此角代表了下颌的凸缩程度。此角越大则表示下颌越前突,反之则表示下颌后缩。2)颌凸角(angle of convexity):NA与PA延长线之交角。此角代表面部的上颌部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当PA延长线在NA前方时,此角为正值,反之若PA延长线在NA之后方时,则此角为负值。此角越大表示上颌相对凸度越大,反之表示上颌相对后缩。是以眼耳平面作为基准平面,具体包括以下的测量内容。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