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1级《军事理论课》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2、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两部分内容。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是《军志》、《军政》。5、中国封建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孙子兵法》。6、《孙子兵法》的《计》篇提出衡量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诸因素。7、茅元仪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提出实行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求振兴明王朝的武备。8、1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军事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现代军事思想时期。9、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0、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原则。11、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2、20世纪末,以海湾战争为标志,人类进入现代高技术战争时代。13、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有伪装技术和隐身技术。14、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15、前苏联于1957年10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航天时代的序幕。16、C4KISR系统是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监视、侦察、杀伤手段和效能的简称。17、无线电通信干扰的基本原理是信号叠加。1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19、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间是:1967年6月17日。20、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21、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22、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23、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月2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同日由发布。自7月1日起施行。26、目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中的“一超”指的是美国。27、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28、一般来说,构成威胁的两大要素有:实力和企图。二、多项选择1、在阶级社会里,战争是解决(A、B、C、D)的最高斗争形式A、阶级矛盾B、民族矛盾C、国家矛盾D、政治集团之间矛盾2、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主要有(A、B、C、D)A、这是法定的公民义务B、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C、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D、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有(A、B、C、D):A、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B、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C、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D、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4、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A、D、)它们是军事科学完整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A、军事理论科学B、军事思想C、军事学术D、军事技术科学5、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A、C):A、军事科学具有阶级性B、军事科学具有时代性C、军事科学具有民族特征D、军事科学研究对象战争是特殊社会
军事理论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