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题目:《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科目:数学学校:鹤峰小学姓名:郑联系电话:《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练习四第6~9题。学情分析本堂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虽然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租车费计费特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学会用“分段计算”和“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2、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情境,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解决问题。3、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对“先假设再调整“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及灵活运用。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都坐过出租车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让学生说一说)师:看来,同学们虽有坐过出租车的体验,但对出租车的计费方法了解得并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解决出租车计费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段计费问题)【设计理念】: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3km以内7元;超过3km,(不足1km按1km计算)。?师:这里让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生:?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呢?学生说一说。师:也就是要知道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出示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不足1km按1km计算)。师:怎样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画图演示一下。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再画一条纵轴表示坐车所付的费用。“3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自己理解的意思。)师:(动态演示)非常好,比如行驶1千米要付几元?行驶2千米呢??3千米之内7元包括3千米吗?(学生思考回答)师:也就是说从起步开始,只要不超出3千米就付7元。师:如果行驶4千米又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5千米呢?(学生思考回答)km的路程,又该按多少千米来付费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真棒!不足1km按1km计算,也就是说我们要采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乘客的问题吗?2、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法一:分段计算3千米以内的费用:7元超出3千米的费用:×(7-3)=6(元)总共要付的费用:7+×(7-3) =7+×4 =7+6 =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着重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的意义)师总结:所付的费用=前段的费用+后段的费用。我们把这种算法称作“分段计算”(板书)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