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应如何应对面试后的杳无音信
小许是西安某科技大学大四的学生,毕业季到了,他的生活围绕着网上投简历、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流连于企业笔试面试等版块展开了精彩纷呈的“演出”。小许成绩一般,中等生,在校期间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经历,所以他对找工作这件事特别上心——简历制作虽然谈不上精美,但是排版整洁校对正确,让人看着就舒服;面试时礼貌、大方,虽然说不上侃侃而谈,但举手投足的风度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极佳;招聘会、企业面试中,他积极认识新朋友,不论是和自己一样的求职者,还是企业的招聘专员,都聊得不亦乐乎,分别时手机通讯录总会有新收获。
小许得到了北京一家私企的面试机会,应聘职位是项目工程师。面试过程小许感觉一般,这家公司不仅派来年轻有为的HR经理亲自招聘,还专门聘请了业内的招聘专家和技术专家亲临招聘现场做技术把关。毕竟是初出茅庐,光电方面的书本知识自己掌握得还算牢靠,但具体到项目工程自己可真是门外汉了,一场面试下来,整个后背都湿透了,借来的西服和新买的衬衫黏糊糊地粘在身上,让小许在这个盛夏体会到了一丝应聘的无奈。
紧张的面试后,小许开始体验等待的焦灼。眼看同院的毕业生纷纷接到了OFFER,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家里的电话也不停追问,那叫一个急呀!几天过去了,什么通知也没到。小许记得这家企业当初好像说过这次招聘很紧急,有几个新开的大项目急等着工程师上岗。他马上调出手机通讯录里招聘经理的电话,字斟句酌地编写了一封短信,满怀着美好的希望,按了发送键。2个小时后,他居然收到了HR经理的回复,信上说录取名单正在审核中,请他耐心等待。小许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同校去面试的共有30多人,他在其中属于各方面条件都一般的那一类,于是他马上编辑了新短信表达了对这份岗位和这家企业的好感以及自己的优势,在短信的结尾还特别提醒对方注意天气变化,并介绍了学校周边比较有特色的小店。
一个星期后,小许收到了该公司的工程师岗位录取通知书,同时收到的还有HR经理的邮件——“小许,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优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待人接物的细致入微,会让你在项目工程师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你的特长。祝顺利。”
现在招聘形式多种多样,很多企业都会有垂直招聘,各大招聘网站上除了传统的企业邮箱、固定电话外,往往还会留下招聘负责人的工作手机号码,如果是豆瓣、人人等社交网站,还会得到招聘负责人的更多个人信息如QQ号码、微薄等。
面试后不论是否杳无音信,都可以通过这些已知的联系方式,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特别提示:“积极”“互动”“交流”是三个关键词。
“积极”意味着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你的人生态度,与其不厌其烦地追问“何时出结果?”“为什么我还没有收到通知或回复?”不如以你对这家企业、这个职位、这位招聘负责人的相应了解,来表达你对该企业的好感与兴趣,以及你对这份工作甚至这家企业未来发展的见解,如果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就更能为你的面试及后续印象加分了。你还可以对自己在面试中的一些表现进行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总结,以晚辈向前辈请教的姿态进行积极的交流,这样,不论面试结果如何,你都能从中获得最大效益,幸运的话,HR给你面试及未来发展支招几个秘诀,你就赚大了。
“互动”原则主要是针对比较私人化的联系方式,现在很多企业及招聘负责人,都开设了官方或私人微博、微信,也会有QQ、人人小站、豆瓣
职场中应如何应对面试后的杳无音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