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就业体检实践指导手册二○一二年六月目录前言 2第一章“就业体检”第一阶段职场环境认知 3附件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报告单 5附件2:行业调研问卷调研表(供参考) 6附件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表 8附件4:报告写作要求 9附件5: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参考提纲 10附件6: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日志 11第二章“就业体检”第二阶段职场素质准备 13附件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招聘会学生模拟应聘记录表 14附件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企业家讲座记录表 16第三章“就业体检”第三阶段岗位体验 17附件一: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岗位体验记录表 18第四章“就业体检”第四阶段就业体检 19前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发展新大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按照全国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我省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关部署,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师党宣字[]2号)和《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施办法》(修订)的精神和《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关于开展“职业体验”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的通知》的要求,学院结合近几年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搭建了具有开放式体验,立体化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校企互动共融的实践体系—“就业体检”,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真正实现学院“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业体检”实践体系贯彻大学四年,主要由职场环境认知、职场素质准备、岗位体验、就业体检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一个年级。通过就业“体检”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亲身感受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管理模式、知识结构等,以此形成科学的实践学习导向,不断在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中汲取营养,从而强壮就业“体格”,并在市场的实践中检测自己的就业“健康值”,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完善和调整自身职业规划,最终达到学院人才培养的标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第一章“就业体检”第一阶段职场环境认知:一年级全体学生:职场环境调查、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暑假期间:经过第一学年自我认知模块学习,根据“两课”和专业老师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明确专业目标,结合专业分类,到不同的企业、部门进行相关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人才素质要求(一般性素质要求和专业性素质要求)、福利待遇、工作状态进行调查。对本专业的职场环境达到较为清晰的认知,从思想上明确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下前两项实践活动可任选其一)(1)行业调研。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岗位考察等方式,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或自己感兴趣的岗位深入调研(调研的问卷请参考附件2),调研内容包括:行业现状、发展趋势、需要技能、福利待遇、工作状态等。对所选择的企事业单位(3家及以上)要求在行业内处于上中下三个水平,以便判断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调研活动结束,登陆学院就业指导网完成填写行业调研问卷,并按照格式要求(附件4)形成3000字以上的行业调研报告。(2)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结合自己的兴趣、技能、工作价值观、教育背景和已掌握的职业知识列出未来可能从事的几个职业,寻找自己感兴趣职业的3-5位职场人士进行访谈(访谈参考提纲详见附件5),并认真做好访谈记录(包括访谈时间、方式、被访谈对象及其基本信息和简历、访谈的具体内容等)。访谈结束,填写课程实践报告单(附件1)。并形成3000字以上的访谈录(包括访谈记录、访谈总结等,见附件2)。(3)实践日志记录。根据上述活动要求,在实践日志表(附件5)中认真、详细填写实践过程、实践感悟等内容,实践日志要达到六天以上。(4)人员组织。调研、访谈可以组队完成,人数不得超过3人,必须明确分工,调研报告和采访记录(访谈总结部分)应单独完成。附件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报告单学院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评定:行业调研调研单位1联系人联系电话调研单位2联系人联系电话调研单位3联系人联系电话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访谈人物1单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访谈人物2单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访谈人物3单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访谈人物4单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访谈人物5单位名称姓名联系电话注:
06行知学院暑期就业体检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